两方面都有好吧
先说剧情就没看过这么难看的院线电影,每十分钟都比前十分钟难看。
人物都改成什么了?路依依本是个大学生,和江洋有些暧昧关系,电影里成了灰鹰小队的队员?替代了阿紫、瑄瑄的角色?小说里路依依是喜欢江洋,江洋喜欢林澜,林澜和杨建南要结婚,电影里路依依最后那意思是喜欢二猪?林澜和杨建南半点没交集?再说林澜,苏琪演的林澜全程用着性冷淡的腔调,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说话,拜托外星人来打地球了,我们要毁灭了,大姐,能认真点吗?然后就是大猪、二猪这两个演员演的个啥呀,没演技,没特点,电影都完了都没记住他俩的样子。还有杨建南完全就是就是为了开炮用的,没一点存在价值。
最后是鹿晗,电影没上映前两天,我又重温了一遍小说《上海堡垒》,之前知道是鹿晗演江洋的时候,我就说这电影绝对不会去看,由于热度高,前两天重温小说的时候,脑海里特么自动带入鹿晗也是绝了,好吧想想如果电影拍的不错,好像鹿晗也挺符合的,看完才知道,根本不行,鹿晗那稚嫩的只能演演高中生的脸像个军人?像个能拯救世界,拯救全人类的英雄?完全不行,小说人物没一个还原的,一丁点都没有。
电影你要不就讲末世下的感情科幻为背景,要不就单纯科幻感情点缀,非要东扯一点,西扯一点,强行感情,难看的我在电影院里笑了出来!真是荒唐的令人喷饭!
整体电影给人什么感觉吗?打外星人打出了抗日神剧的感觉,鹿晗最后开着飞机冲向德尔塔文明母舰高喊:“向我开炮!”what?云龙酱附身了?
虽然我也很喜欢小破球,但小破球还达不到“神作”的地步吧……
观众的审美已经提高。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数学里,有一个概念叫“阈值”,又叫临界值,是指一个效应能够产生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简单来说,《流浪地球》已经把公众对国产科幻片的最低阈值提高了。如果没有《流浪地球》,大家或许会对《上海堡垒》一笑置之,所谓“如果不曾见过光明,我本可以忍受黑暗”。
《上海堡垒》的问题,不只是启用流量明星造成口碑负效应,而是它堪比《爱情公寓》般的诈骗营销,把挂羊头卖狗肉进行到底,把公众的信任和期望按在地上摩擦,卖科幻不能满足科幻粉、卖战争惹怒军事迷、爱情戏差强人意(勉强令人满意)、抄袭盗用撕路人怼官博,一连串的操作,滑稽的令人喷饭。
所以,本质上是态度问题。
确实是够烂的。其实,如果批评该剧剧情不紧凑也好,批评该剧剧本差也行,这都能接受。唯独批评该剧演员演技差,就不能接受了,因为不管演技有多差,那至少也有点演技吧,但是,你看该剧哪个有演技?
其实《上海堡垒》不是烂,是非常烂。
不但剧情烂,都有点看不太懂,看完了都不知道外星人长啥样子,若干年后还是普通住房加摩托车,打外星人就全靠几个人控制无人机。
鹿的打扮就是用来耍酷的,军人能留那么长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