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要大致了解宋代皇位的传承情况:宋太祖赵匡胤死后皇位没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由弟弟赵光义继位。关于此事一直以来流传着”烛影斧声“的传说——赵匡胤临终前赵光义单独觐见,出来后不久就传出赵匡胤驾崩的消息,甚至有传说直接指斥赵光义杀兄夺位并绘声绘色描绘道当晚赵匡胤寝宫传来斧子劈东西的声音。
一、靖康之变,一大批宗室被俘,而高宗自己也绝后。
靖康之变,北宋一大批宗室子弟被俘,根据金人《宋俘记》记载,“既平赵宋,俘其妻孥三干余人,宗室男、妇四千余人”。
可见至少徽宗这一脉的帝统只剩宋高宗一人了。
而宋高宗自己的太子赵旉也在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的“苗刘之变”中受到惊吓,不久去世,年纪不过三四岁。
加之宋高宗本身失去了生育能力,他这一脉的帝统断绝,只能另寻其他宗室。
二、找太祖后裔,是为了显示“天命”
当时宋太宗也是有一些后裔存在的,宋高宗为何不找太宗一脉而寻太祖一脉后人为继承人,说到底是为了显示天命。
当时金灭北宋,高宗南渡,江山丧失大半,国事艰难,这种现象对于皇帝来说就意味着是上天的警告。
同知枢密院事李回曰:“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
其他大臣也纷纷谏言,请从太祖一脉后人中寻找。
会右仆射范宗尹亦造膝以请,高宗曰:“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遭时多艰,零落可悯。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于是诏选太祖之后。
就这样,为了“昭格天命”,宋高宗最终从太祖一脉选择继承人。
正史的记载是一本正经地,而民间笔记的记载就更有意思,更直接了。
据说宋高宗曾遇宋太祖托梦,对他说:
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于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
于是宋高宗照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