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会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是有的学科属于是钥匙学科,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学,学了一个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小开始学习吧
庄子有句话,叫“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我们的人生有边界,而学问没有边界,用有限的人生去追求无限的学问,肯定会精疲力竭的。所以,可以学习的新知识实在太多了,那我们应该学什么呢?
很多人肯定会建议你,一定要学你感兴趣的东西。我不否认这是一个好建议,因为按照兴趣来学习,容易出成绩。
但我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学习的目标是让自己的大脑更强大,那就不要只沉迷于兴趣当中,而要多学习钥匙学科。
就是学习这一门知识,可以像获得一把钥匙一样,打开一个新的领域。比如说一门新的语言,像英语、日语、法语。
任何一门新的语言都可以给你打开一个新的领域,因为语言的背后,是丰富的历史、文化、政治、艺术、科学等。语言就像一把钥匙,一旦打开那扇门,就能够激活相关的一大片脑区。
再比如说,数学或者逻辑也是一门钥匙学科。当你学会了数学,学会了逻辑推理和运算,你就会对整个世界运作的规律,对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学科,都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还比如说舞蹈,也是这样一门学科,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舞蹈也是一门钥匙学科?因为舞蹈是身体的语言,如果学会了舞蹈,那么你会对形体、音乐、美学、表演都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你看,这一类学科,我都把它统称为钥匙学科。为什么我强烈建议你学习钥匙学科,而不仅仅是学习感兴趣的学科呢?
因为你感兴趣的学科往往是自己比较擅长的,如果你只学习兴趣学科的话,其实只是在不断加强已经很牢固的神经连接,这对大脑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
但相反,钥匙学科能让你接收更多新信息的刺激,增加脑力储备,这才是大脑更需要的学习。
不过这会带来一个问题,一个全新的领域,往往是我们不怎么擅长甚至是不感兴趣的,这会极大地增加学习难度,那怎么学才能增加学习效率呢?
其实,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模仿的过程,我们应该向人类的学习大师们模仿。人类的学习大师是谁?是我们的孩子。
小孩的学习方法有哪些特点?我总结了一下,把它叫做FAST,就是英文里快速的意思。这个FAST是四个英文单词的简称,包括Forget、Active、State和Teach。
第一个关键词是Forget,忘记。
忘记什么呢?忘记你已有的经验,每一次都用从头开始的心态来学习。
小孩子学东西,从来不会去想,这个属于什么学科,是不是我熟悉的,是不是我擅长的。成年人恰恰是对自己现有的经验太依赖,才会导致学习能力变弱了。
举个例子,为什么孩子学英文会非常快,但成年人学英文就会很慢?因为成年人学英语,是靠把英语翻译成中文来学习,比如你看见table,你会先把它翻译成桌子,然后才联想到实物的桌子。
但小孩子不一样,当他看到table,直接想到的就是实际上的那张桌子,而不是中文的这个词。中间少了一个步骤,就比成年人学习效率要高。要知道,在一张白纸上画一幅画远比改一幅画要来得快,所以第一个词是忘记,Forget。
第二个词是什么?Active,主动积极。
这个词一点也不新鲜,从小老师都在跟我们说,学习要主动。但在学校的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学习其实是很被动的。每个学期学什么内容,老师讲什么,最后考什么,都是提前安排好的,你只要坐着好好听课就行。如果不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很少有人会去主动学习。
那怎么才能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呢?
养成学习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提问,用问题去驱动学习。你拿到一本书,你报一门课,听一堂讲座,不要急着扎进去看内容和细节,以读一本书为例,你要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希望读完之后达到什么效果,或者有什么收获?
这本书的哪些内容最能帮我达到这个目的?
你可以把问题写下来,当找到答案的时候也记录下来。带着这种明确的目标和问题去学习是最有效的,因为它会给大脑一个明确的指针,朝哪个方向去。
第三个关键词是State,状态,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要调节自身的状态,二是调动多感官相结合。
如果你现在状态不好,担心的事很多,心里安静不下来,那就不要强撑着去学习。应该用我们前面讲的方法,调节自己的饮食、睡眠、运动和放松等等,让自己准备好状态。
同时在学习的时候,可以考虑调动起多种感官,包括眼睛、耳朵、嘴巴、双手。
比如,你要记忆一个内容,就可以一边看,一边大声地念出来,而且用笔做记录。不同感官获得的信息会刺激大脑的不同区域,当我们使用多种感官来学习,记忆也会存储在不同的脑区,就相当于同时学习了好多遍,记得会更深。
最后一个T是什么?是Teach,要去教别人,去应用。
你可能也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就是看的时候觉得自己掌握了,但一旦考试或者给别人讲的时候,就发现对知识的理解还是似是而非。
所以你想彻底掌握一项技能或学会一个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能教会别人。
国外很多小学都是混龄的,让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就是为了让孩子们成为彼此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