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纪念建国60周年的文章

2025-02-25 04:27:5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

15分钟到机场、40分钟达海港,20分钟空中进省,4小时高速抵京,改革开放30年,朝阳交通区位优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立体交通格局令外界友人刮目相看,四通八达路网让曾经悲观的朝阳人感到无比自豪!

贫穷、闭塞、偏远,落后……多少年一直捆绑在朝阳身上的羞涩字眼。

富裕,通畅、枢纽,超前……近两年朝阳身上突然迸发出的闪光词汇。

改革开放前,朝阳交通长期存在“乘车难”、“运货难”,地方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交通工作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了建设步伐。到199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33公里,是建国初期的6.2倍,二级公路从无到有,三级以上公路达到2043公里,以朝阳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2005年,全市制定了改写朝阳区位历史的大思路:“十一五”期间朝阳将建设和完善“一纵一横”高速公路、“六纵六横”干线公路、“两环五射”环城公路、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形成布局合理、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积极发展道路运输业,形成高速直达、干线联网、功能完备、有效衔接的运输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的历史性跨越。于是,近几年朝阳大地成了全省交通建设的重要战场: 2002年8月,投资27亿元的锦朝高速公路通车;2007年4月,投资近亿元的黄河路大桥开工建设;2007年9月,投资43亿元的朝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08年1月,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全省一流的朝阳客运中心投入使用;2008年4月,投资3000多万元的朝阳机场恢复进京航线;2008年7月,投资70亿元的锦赤铁路破土动工;2008年9月29日,投资120亿元的铁朝高速公路朝阳段实现通车……

“改革开放前去趟北京,至少也得三四天才能回来;如今快客通了,机场复航了,老百姓想当天回来就能回来。”朝阳交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走南闯北大半辈子的老王感触颇深。路通了,车多了,市民出行便捷了。改革开放30年,朝阳交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上车换乘;朝阳机场复航、铁朝高速通车,实现了朝阳交通区位惊天逆转。为让偏远地区群众继续分享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如今,全市交通建设本着“能通则通,能环则环、能延则延”的服务理念,实现着最大程度的便民,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已经成为朝阳大地上壮观的交通运输景象。

人便于行 货畅其流

15分钟到机场、40分钟达海港,20分钟空中进省,4小时高速抵京,改革开放30年,朝阳交通区位优势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立体交通格局令外界友人刮目相看,四通八达路网让曾经悲观的朝阳人感到无比自豪!

贫穷、闭塞、偏远,落后……多少年一直捆绑在朝阳身上的羞涩字眼。

富裕,通畅、枢纽,超前……近两年朝阳身上突然迸发出的闪光词汇。

改革开放前,朝阳交通长期存在“乘车难”、“运货难”,地方经济和人民生产、生活受到极大影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交通工作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加快了建设步伐。到1990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4933公里,是建国初期的6.2倍,二级公路从无到有,三级以上公路达到2043公里,以朝阳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基本形成。2005年,全市制定了改写朝阳区位历史的大思路:“十一五”期间朝阳将建设和完善“一纵一横”高速公路、“六纵六横”干线公路、“两环五射”环城公路、畅通便捷的农村公路,形成布局合理、干支相连、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积极发展道路运输业,形成高速直达、干线联网、功能完备、有效衔接的运输网,实现县县通高速、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的历史性跨越。于是,近几年朝阳大地成了全省交通建设的重要战场: 2002年8月,投资27亿元的锦朝高速公路通车;2007年4月,投资近亿元的黄河路大桥开工建设;2007年9月,投资43亿元的朝赤高速公路开工建设;2008年1月,投资6000万元建设的全省一流的朝阳客运中心投入使用;2008年4月,投资3000多万元的朝阳机场恢复进京航线;2008年7月,投资70亿元的锦赤铁路破土动工;2008年9月29日,投资120亿元的铁朝高速公路朝阳段实现通车……

“改革开放前去趟北京,至少也得三四天才能回来;如今快客通了,机场复航了,老百姓想当天回来就能回来。”朝阳交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让走南闯北大半辈子的老王感触颇深。路通了,车多了,市民出行便捷了。改革开放30年,朝阳交通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村村通油路、村村通班车,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上车换乘;朝阳机场复航、铁朝高速通车,实现了朝阳交通区位惊天逆转。为让偏远地区群众继续分享改革开放30年取得的丰硕成果,如今,全市交通建设本着“能通则通,能环则环、能延则延”的服务理念,实现着最大程度的便民,人便于行、货畅其流已经成为朝阳大地上壮观的交通运输景象。

回答2: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改革开放,使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文明古国成为了一个和谐的大家庭。1998年,南方特大洪水,淹没了许多楼房,淹没了许多人民,却淹不灭中华儿女的爱心;2007年年底,当春节来临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雪灾,阻碍了人们回家的道路,却阻碍不了中华儿女救灾的决心;2008年5月,里氏高达8.0级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牵动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楼房,震碎了一颗颗逝世者家人的心,却震不倒中华儿女突破重重困难的热情。我相信,再大的困难除以13亿,会变成小小的烦恼,再小的帮助乘以13亿,会变成大大的扶持。炎黄子孙会手挽手,心连心,克服一切困难!
改革开放,使中国的航天事业迅速发展,中国在历史上刻下了辉煌的一页。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杨利伟叔叔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2008年,中国的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飞上太空,到月球上去拜访嫦娥和玉兔;同样是2008年,神舟七号升空,翟志刚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位进行太空行走的宇航员。中国的科技技术蒸蒸日上,为发展中的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改革开放,使中国建设新农村的脚步越走越快。以前,农村人知识很少,只知道劳作。现在,“活到老,学到老”的理念越来越普遍,连许多老年人都发奋学习。农业不仅用上了力气,同时也充分运用上了智慧。越来越多的农村人上了中学、大学,成为了建设祖国新一代的智囊团;以前,农村生活是吃不好,穿不暖,过的都是苦日子。现在,农村人的经济能力越来越好,纷纷过上了小康生活。手机、彩电、冰箱……这些曾经连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一样样成为了现实。以前,农村给人的印象是又脏又乱。一下雨,小路便成为了“水泥路”,山上杂草丛生,无人问津……现在,一提到农村,人们想到的是清新的空气,美丽的青山绿水……改革开放,让农村展现出了勃勃的生机,让人们的生活过得更加幸福。
我坚信,中国将会迎来更美好的未来!

回答3:

这个月是读书月活动,按组织上的要求,要读一本好书,并写出读后感,想来想去,就重读《士兵突击》,这是非常感动我的一本书,把发自心底里的感想和别人写的读后感结合起来留在这儿。

《士兵突击》,我看这个节目从消遣到上瘾,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只要电视里有“三多”出现,看他准没错。我还买了书,为了过瘾,就连台词都背出来了。我觉得无论是书还是电视都很好看,特别是当我想起“多多”露出满口白牙,龇牙咧嘴笑时,我自己也禁不住大声笑出声来。

“列兵许三多!”“到!”“你必须记住,你是第四千九百五十六名钢七连的士兵!”“列兵许三多!”“到!”“钢七连的士兵必须记住那些在57年连史中牺牲的前辈,你也应用最有力的方式,要求钢七连的任何一员记住我们的先辈!”庄严的军旗下,当许三多举拳宣誓时,他心里狂跳不停,浑身颤抖不已。

这是长篇小说《士兵突击》中屡屡出现又最打动我们的地方。它不是简单的重复喊话,而是钢铁部队信念和意志的传递。

许三多这个从小就生活在胆小懦弱、逆来顺受之中的农村娃,这个“新兵连最早现形的骡子”,从走进军营的那一刻起,就不断喃喃念叨着“我错了,我又错了,我可笨了,我学东西可慢了”。为了不再让父亲鄙夷地叫自己“龟儿子”,他才走出农村,开始了一场和命运的战斗。这样一个连杀猪都不敢看的“胆小鬼”;这样一个被人欺负时能逃就逃,逃不掉就抱头倒地挨揍的“瘪犊子”;这样一个无论别人说什么都只会傻笑着应声的“呆头鹅”,在钢七连却成长为令我们敬佩的士兵英雄,他的每一步都令我们感动。

光荣,始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正如长篇小说《士兵突击》封面上赫然入目的一句话:“步兵就是一步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兵!”许三多的坚持让我们感动。

咬着牙做333个腹部绕杠,是坚持;独守营房半年,让仅有一个兵的连队成为全团卫生标兵,是坚持;自己修成了一条几代老兵都没能修成的路,是坚持。他不会顾及任何“潜规则”,不会因为别人的脸色不好而放弃自己的看法,不会因身边环境的好坏而“随大流”,尽管连队只剩下他一个兵,他照样一丝不苟地坚持出早操,坚持在饭前吼出响彻云霄的歌声。他是古希腊神话中永不言败的滚石英雄,让我们在感受悲壮的同时,更感受到一名真正军人的坚强,感受一名士兵虎倒不散架的雄风。连最初对他反感透顶的连长也肃然起敬:“我从没见过一个人对待每个任务都像抓着救命稻草一样。”老子曰,慎始如初,即无败事。许三多靠信念和坚持,一次一次战胜了自己,最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士兵。坚持使许三多积聚起力量,有了军人的血性,被激怒后敢在训练场上嗷嗷叫着和老兵伍六一“血拼”到底。他脑子里只有“一根筋”——坚持“做有意义的事”。因为坚持,尽管许三多看起来有点“傻”,可骨子里却让你佩服,令你回味。因为他的认真,让全连为之感动;因为他的执著,让战友为之骄傲。许三多之所以如此坚韧,因为他身上延续着钢七连从革命战争岁月中保留下的血脉:“从尸山血海里爬起来,默默地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后跟自己说我又活下来了,还得打下去!”

回答4:

胸中永藏一个信念
情感的激荡
辟开一条舞尽的河
溢溢的涟漪
激滟着一颗奔驰的心
每一朵花 每一颗白杨
都在用根须编织
----年轻的世界
我不能怀疑
是的
它们在热恋着大地
----母亲
共和国60岁生日即将到来
忆古昔 展未来 道出心里话
祖国我爱你
中国世界文明古国
四大发明有口皆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