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当时英国有一位名叫斯文顿的陆军上校,他首先提出了用履带式拖拉机加装钢板以抵抗机枪的火力,这也就是最早的坦克的设想,斯文顿后来因此被称为“坦克之父”。可惜,由于当时英国保守势力占了上风,斯文顿的这个提案没能在帝国防御委员会上通过,这项重大的发明眼看着就要因为没有研制经费而流产。关键时刻,时任英国海军大臣、后在二战中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慧眼识英雄,看到了这个提案的前途,下令海军成立了一个“陆地战舰委员会”,拨出经费开始研制坦克。为了保密,该项目的代号被称为“Tank”(即“水柜”的意思),这个代号也就成了坦克的名字并沿用至今。说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陆战之王”由海军支持诞生有些可笑,但这在当时也的确是个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1915年12月,“陆地战舰委员会”研制出世界上第一辆坦克样车“小游民”。它的外形的确和一个大水柜差不多,行动部分有两条履带,车体方方正正并焊有6毫米厚的装甲,转向轮像条尾巴一样拖在后面,车内有乘员6人,装有1门火炮和几挺机枪。不过“小游民”还只是一种试验品,越野行驶能力、过壕能力和可靠性都很差,不能在战场上使用。所以在它之后不久,英国就研制出第二种坦克“母亲号”。1916年1月16日,这种新型坦克进行了第一次行驶试验,并顺利通过了模拟的“战场障碍跑道”。它越壕沟宽度达到了2.24米,通过垂直墙高1.37米,试验取得成功。从此,世界上第一辆真正能够实用的坦克诞生了,装备英国陆军后,被正式命名为Ⅰ型坦克。1916年,英国共生产Ⅰ型坦克150辆。Ⅰ型坦克车体庞大,外廓呈菱形,安装过顶履带,车尾装一对转向尾轮,装甲厚度6~12毫米,最大行驶速度6千米/小时。有趣的是Ⅰ型坦克有“雄”、“雌”之分:“雄性”坦克战斗全重28.45吨,武器为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坦克战斗全重27.43吨,武器仅为5挺机枪,用来对付步兵。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军使用的就是Ⅰ型坦克。
坦克的发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为突破由堑壕、铁丝网、机枪火力点组成的防御阵地,打破阵地战的僵局,迫切需要研制一种火力、机动、防护三者有机结合的新式武器。英国人E.D.斯文顿在一起意外中发现,如果在拖拉机上装上火炮或机枪,它不就无敌了吗?1915年,英国政府采纳了E.D.斯文顿的建议,利用汽车、拖拉机、枪炮制造和冶金技术,试制了坦克的样车。 1916年生产了“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刚性悬挂,车体两侧履带架上有突出的炮座,两条履带从顶上绕过车体,车后伸出一对转向轮。该坦克乘员8人,有“雄性”和“雌性”两种。“雄性”装有2门57毫米火炮和4挺机枪,“雌性”仅装5挺机枪。1916年9月15日,有60辆“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战役。当时为了保密,英国将这种新式武器说成是为前线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结果这一名称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这个单词的音译。在1918年,法国也研制出了雷诺坦克,亦在一战中立下战功。 这种称为“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从那时起到现在,世界上已经制造了数十万辆坦克,成为各国陆军、海军陆战队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战武器。 坦克是具有强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机动性和坚固防护力的履带式装甲战斗车辆。它是地面作战的主要突击兵器和装甲兵的基本装备,主要用于与敌方坦克和其它装甲车辆作战,也可以压制、消灭反坦克武器,摧毁野战工事,歼灭有生力量。
英国→坦克旦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国的履式坦克争服了德国的沼泽与战壕,激丫败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而美国国旗则有五十二颗星,分别代表美国五十二个州...注:(美国国旗上还有十三道各色横幅分别代表美国建国时最早的十三个州)
准确的说是英国,因为要保密所以称为tank,使用坦克手的的效果很明显,快速将德国撕开了一个防线。但把坦克用的最出色的却是德国。
坦克英国发明,第二个问题是五十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