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
第一人称,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记叙文写作常采用第一人称的手法主要好处如下: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总之,第一人称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的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它的优点是能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subview/548433/11325627.htm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
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扩展资料
在记叙、抒情一类文章中,叙述人以作品中人物的身份出现,以“我”自称的即“第一人称”。
文中的“我”可以是作者本人,或作品中的虚构人物;也可以是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我"必须和作品中其他人物发生种种关系,并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这种叙述方式常给人以亲切真实之感,但笔触所至。
从作者方面来说,它更便于直接表达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如《我的老师》记的是真人真事,通过第一人称的手法,很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蔡芸芝先生“慈爱”“公平”之心的敬仰。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写;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得体会作者心情;4、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5、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1: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的描写
3: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更形象生动
4:使情感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