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说说身边的谣言”网友留言板块(崔钟文/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8月17日电 (崔钟文)由中国科协科普活动中心、人民网科普中国主办的“说说身边的谣言2017全国科普日特别策划”有奖征集活动已经结束,此次活动收到了广大网友的近万条留言,人们纷纷指出自己身边的谣言、愚昧行为。在众多留言中,关于食物相克的谣言占据了一席之地。为此,人民网科普中国从中选出了3条代表性留言,并针对这3条留言采访了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国家国民体质评价与健康指导专家,中国宇航食品产业联盟专家委员会成员尤春英。
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吗
谣言:茄子与蘑菇同食会导致人食物中毒
尤春英表示,蘑菇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而茄子中主要含有维生素和矿物质,“茄子与蘑菇同食可以促进人体对蘑菇中蛋白质的吸收,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完全不会产生毒素。因此蘑菇与茄子同食会导致人食物中毒这一说法不靠谱”。
谣言:苦瓜与鸡蛋不能同食
有人认为苦瓜与鸡蛋都是是寒凉之物,所以二者不能同食。对此,尤春英表示,传统医学认为,苦瓜既能生食又能熟食,生食可以使人清暑泻火,解热除烦,而熟食又能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苦瓜被烹饪后,不仅苦味变淡,寒性也会减弱,此时不但对人的身体无害,而且还有增进食欲、益气、补血、明目的作用。“而鸡蛋对于人体有诸多好处,中医认为鸡蛋味甘、性平,有益气除烦的功效,”尤春英强调,“二者同食还可以达到清热解毒、增进食欲等功效。由此看来,因为苦瓜性寒而不能与鸡蛋同食的说法并不靠谱。”
谣言:土豆与牛肉不能同食
谣言称由于土豆和牛肉在被消化时所需胃酸的浓度不同,会延长食物在胃中的滞留时间,从而引起胃肠消化吸收时间的延长,久而久之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
尤春英表示,牛肉中蛋白质、脂肪的含量较高,搭配土豆可增加口感和食欲。“另外,由于食物中蛋白质的消化并不完全在胃中进行,这会使蛋白质在胃中停留的时间稍长;加之胃中的酸性环境会抑制淀粉酶的作用,使得土豆所含淀粉的消化速度也变慢。蛋白质和淀粉的消化速度变慢意味着食物会在胃中滞留较长时间,但是这样不但不会导致人的胃肠功能紊乱,反而可以降低人的血糖反应,对于糖尿病人、肥胖者都有好处。”尤春英说,“所以,‘土豆和牛肉不能同食’一说是违背生理学常理的”。
最后,尤春英还提到,其实自然界的食物根本不存在所谓的“食物相克”,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因为饮食不洁或饮食方式不当而造成食物中毒等情况。
本文由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业务部主任阮光锋进行科学性把关。
(点此进入“说说身边的谣言”专题页面》》》)
转载的,希望对您有帮助,望采纳
专家:临床中尚未发现食物相克导致中毒的病例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一书中,提到有48对食物不能放在一起吃,如螃蟹与柿子、葱与蜂蜜、甲鱼与苋菜等。那么,这是不是说明“食物相克”真的存在?
“‘食物相克’在中医食疗中会有所提及,但在现代营养或相关学科专著中并无“食物相克”一词。至于榴莲和牛奶等一起食用导致中毒身亡的情况,在临床中尚未出现过。”市三医院膳食科副主任郑甦说。
中医食疗理论认为:食物也与中药一样具有寒、凉、温、热四气和咸、酸、甘、苦、辛五味等食性;而人的体质有寒、热、虚、实之分。如果将食性完全相反的两种食物同时食用,可能会相互抵消其食疗效果。但这不能简单地理解成“食物相克”或“食物中毒”。
“比如螃蟹和柿子,有些人一起吃了,会出现呕吐、腹泻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螃蟹与柿子都属寒性食物,两者一起吃,双倍的寒凉易损伤脾胃。这类情况往往出现在体质虚寒的人身上。”郑甦说,从医学营养学来说,螃蟹中的蛋白质是比较多的,而柿子中的鞣酸也很多。当蛋白质碰到鞣酸就会凝固变成鞣酸蛋白,不易被机体消化,并且使食物滞留于肠内发酵,继而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现象,古人即根据这种现象作出了螃
蟹与柿子相克的结论。其实,这只是由于混食两种或两种以上性状相畏、相反的食物所产生的一种肠胃道不良反应症状,而且只针对特殊体质的群体。
郑甦说,正因为如此,网络上流传的“食物相克”说法是缺乏足够科学依据的。所谓“食物相克”在百姓家常的一日三餐中并不存在。饮食讲究均衡,只要不过量,无须担心这些不适状况。中毒身亡更是危言耸听。
食物相克不是真的。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科主任谢炜教授指出,通过查询中医书籍和文献,没有发现可靠的依据说明食物之间相克,反驳的依据倒是较多。
早在1935年,营养学界泰斗、南京大学教授郑集就搜集了民间传说中的184对相克食物,选择同食机会较多的香蕉与芋头、花生与黄瓜、葱与蜜、蟹与_、蟹与石榴、鲫鱼与甘草、皮蛋与糖等14组食物,让动物和人试吃。
结果发现,食后的24小时内,所有被试动物及人的表情、行为、体温、粪便颜色与次数等都正常。这是首次通过科学试验来验证并驳斥“食物相克”导致疾病的说法。2008年,兰州大学与哈尔滨医科大学也做了类似试验,受试者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iknow-pic.cdn.bcebos.com/a08b87d6277f9e2f957950cf1230e924b999f3ad"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a08b87d6277f9e2f957950cf1230e924b999f3ad?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a08b87d6277f9e2f957950cf1230e924b999f3ad"/>
扩展资料
两种食物同吃出现不适的原因:
1、乳糖不耐受。个别人群缺少由小肠细胞分泌的乳糖酶,无法分解牛奶中的乳糖,主要表现为饮奶后出现腹部紧张、肠鸣、腹痛、排气、腹泻和全身软弱无力等症状。乳糖不耐受的人单独喝牛奶都会腹泻,这时候如果碰巧跟别的食物一起吃,就产生了“食物相克”现象。
2、过敏现象,包括海鲜过敏、花生过敏、鸡蛋过敏等。理论上讲,只要是含有蛋白质的食物,都有可能造成过敏,引发不适。
3、肠易激综合征。这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持续存在或反复发作。患者以中青年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2。这种疾病病因尚不明确,情绪因素、饮食、药物或激素均可促发或加重这种高张力的胃肠道运动。
可以肯定的是,患者无论吃了什么,都有可能产生腹部不适,并因此怀疑存在食物相克。这提示我们,吃完东西出现不适,短时间内不能自行缓解,应该及时就医,而不是以讹传讹。
参考资料来源:/health.people.com.cn/n1/2017/0707/c14739-29389038.html"target="_blank"title="人民网-食物相克并不存在">人民网-食物相克并不存在
相克的食物一起吃会中毒?又被忽悠了!营养学界的泰斗郑集80年前就做过实验,收集传说中的184种“相克”食物,让动物和人试吃,没有一组会引起身体异常,生活中食物相克引发的不适,可能是由细菌感染,食物过敏,或是不耐受等情况引起的
可能很多人听说过食物相克的说法。所谓的食物相克,真的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