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北京钟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即公元1年),当时位置处于在大都城(即今北京)的中心,后毁于火,元成宗大德元年(公元1年)重建之后又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0年)重建钟鼓楼,并确立了其位于都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地位。后相继毁于火。嘉靖十八年(1年)鼓楼遭雷击起火,第三次重修。清乾隆十年(1年)再次重建钟楼。钟鼓楼在清代历经修复,目前所见到的鼓楼建于明代,钟楼则建于清代。1年和11年前后,为保护建筑并有效地利用,对钟鼓楼进行了不同规模的修缮。1年国家拨款对钟鼓楼进行大规模的修缮,1年成立钟鼓楼文物保管所,负责该文物建筑的保护管理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