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因数的影响因素

2025-04-07 11:57: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影响离心机的分离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类为不可以改变的设计参数;另一来为可以改变的操作参数。不可改变的设计参数主要有两个:
(1)沉降转鼓与过滤转鼓的直径大小:转鼓直径的大小决定着离心机的生产能力,随着转鼓直径的增加,离心机的处理悬浮液的量也在增加;
(2)离心转鼓与沉降转鼓的直径与长度的比值:长径比越大,悬浮液停留在离心机内的时间也就越长,确定了离心机内部的悬浮液流量。本文选择转鼓锥形角对螺 旋流道矿浆的入射速度的影响进行探究,主要采用CFD商用模拟软件Fluent对转鼓流道内部的矿浆速度进行模拟仿真。
可改变的操作因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差转速度决定了螺旋推料器的速度,差转速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悬浮液的分离效果和处理能力。在假设进料恒定的情况下,较大的差转速度就意味着除去结晶 体的悬浮液在排出离心机之间所需要经过的路径就会增加,但是这样就会由于螺旋排料的速度加快,导致了固态结晶体在转鼓内停留的时间也就越少,这样就会进一 步导致结晶体的干度降低,影响固液分离的效果。
(2)液层深度:离心机液层厚度的调整将会对悬浮液的分离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分离后的液体在转鼓内的停留时间,所以如果液层的厚度越 大,矿浆在沉降转鼓内的停留时间也就越长,分离效果也就越好;但是随着悬浮液层厚度的增大,多余的液体会从排渣口排除,反而会降低分离后的干度。另外一个 方面,矿浆液体板层的种类也会对分离效率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规格的液体板层必须安装在离心机的同一高度,否则将会导致离心机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不均匀,影响分离效果。

回答2:

离心力Centrifugal force (F) 离心力作为真实的力根本就不存在,在非惯性系中为计算方便假想的一个力。请看下面的说明: 向心力使物体受到指向一个中心点的吸引、或推斥或任何倾向于该点的作用。 笛卡儿把离心力解释为物体保持其“限定量”的一种趋势。 它们的区别就是,向心力是惯性参考系下的,而离心力是非惯性系中的力。我们处理物理题时都是在惯性系下(此时牛顿定律才成立),所以一般不用离心力这个概念。 由于根本不是一个情况下的概念,我们无法对他们的方向和大小进行比较。
F=mω2r
ω:旋转角速度(弧度/秒) r:旋转体离旋转轴的距离(cm) m:颗粒质量
相对离心力 Relative centrifugal force (RCF)
RCF 就是实际离心力转化为重力加速度的倍数
g为重力加速度(9.80665m/s2)
同为转于旋转一周等于2π弧度,因此转子的角速度以每分钟旋转的次数(每分钟转数n或r/min)表示: 一般情况下,低速离心时常以r/min来表示。
3、分离因数计算公式:
Fr=F离心力/F重力= mωˆ2r/mg= ωˆ2r/g= (2*π*r/r*rpm) ˆ2*r/g 注:rpm应折换成 转/秒
例如:直径1000mm,转速1000转/分的离心机,分离因素为:
RCF(1000)=(2*3.1415*16.667)^2*0.5/9.8
=104.72^2*0.5/9.8
=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