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而的所有意思是什么

2025-04-04 16:57:5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
2、《愚公移山》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挪走的故事。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聪明”的智叟笑他太傻, 认为不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的,又何必担心挖不平呢?”后因感动天帝,所以天帝命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搬走两座山。
3、1945年,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作闭幕词时引用该典故,对其重新诠释,赋予崭新的时代涵义,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忍不拔、不懈奋斗精神的写照。
4、《列子·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和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的寓言故事。它借愚公形象的塑造,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愚公不愚,智叟不智”,只要不怕困难,坚持斗争,定能获得事业上的成功,这对人们很大的启发。
这则寓言一开始简介了“太行、王屋二山“既高且大,位当南北交通要道。老愚公“面山而居”,出入不便,需要绕山而行,这就揭示了人和山的矛盾,即愚公移山的原因。
第一段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面积、高度和地理位置。意在衬托移山的艰难。愚公要移山,山越高大,移山的任务越艰巨愚公的品质就越突出。这是故事的背景,为下文愚公移山埋下伏笔。
第二段写愚公主张提出移山,家里人提出运土方案,率领几人便马上开始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对智叟的驳斥,这是情节的发展。愚公和智叟的对话是全文的核心,愚公坚信可以移山。智叟目光短浅,阻止愚公移山。
第四段写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派神将山背走了,愚公的愿望实现了。
文章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事情,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惊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道理。
5、毛泽东为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注入了以奋斗为主题词的精神新元素
毛泽东阐发愚公精神,不是抽象地讲要坚定信念和信心,而是揭示“愚公们”的信念和信心,来自充分发动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
在6月11日《愚公移山》的讲话中,他说:愚公“毫不动摇,每天挖山不止。这件事感动了上帝,他就派了两个神仙下凡,把两座山背走了。”“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这个比喻,可以说是对愚公精神最深刻的阐发。
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愚公移山精神:
愚公移山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愚公移山”寓言在今天要再次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需要进一步挖掘和阐发其时代意蕴,愚公移山精神也需要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中央也多次强调,我们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蔚然成风,要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成为全社会的价值追求。在这里,劳动不仅是辛勤劳动,还是诚实劳动,也是创造性劳动。这些都赋予了愚公移山精神新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