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上什么肥料比较好?

2025-02-24 09:48:52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没有最好化肥,实用其果树就是最好
科学施肥对于保证果树高产、稳产、优质、安全、低成本并防止环境污染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施肥方法应以土壤施肥为主,坚持土壤施肥与根外追肥相结合。下面将果树施肥应注意的问题作一综述,以提高施肥效果。
1、找准施肥的部位:果树细根(吸收根)多集中分布在树冠滴水线下内外两侧的土层中,为促进根系吸收,提高肥效,施肥的位置应在1树冠下外围滴水线下细根密生的土壤内,生产上多采用开条状沟(宽3040cm,深2060cm)或放射状沟(以树干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开沟46条,宽3040cm,施肥沟里浅外深2060cm)的方式施肥。施肥时切不可将肥料施在树干旁边
否则容易伤及大根,且施下的肥料也不易被吸收利用,影响肥效。施肥深度应根据细根密集分布部位、施肥时期和肥料种类不同而加以确定,一般根系分布深的要深施,反之可适当浅施;基肥宜深施,追肥可浅施;迟效性的有机肥要深施,速效性的化肥一般可浅施。在化肥中.易流动的氮肥可浅施,流动性中等的钾肥宜稍深。不易流动且易被土壤固定的磷肥应深施到细根分布最多的部位,最好与有机肥混施,以提高磷的有效性。每次施肥要注意轮换施肥部位,以扩大施肥面,促进根系吸收,提高肥效。
2、坚持有机无机肥结合,氮、磷、钾配合使用:有机肥营养元素全面,肥效迟缓而持久,而化肥成分单纯,养分含量高,肥效快,有机肥与速效性化肥配合施用可缓急相济,互补长短,同时,有机质分解产生的腐殖质有吸附铵、钾、镁、钙、铁等离子的能力,从而减少化肥的损失,增进肥效。果树年生长周期中,有机氮素、无机氮素可按1:1的比例配合施用,采用这种方法施肥不仅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改土培肥的良好作用,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促进植株正常生长发育。为发挥氮、磷、钾配施的协同效益,成年树施用氮(N)、磷(P2O5≥、钾(K2O)的比例一般保持在2:1:2较为适宜。幼年树施用氮
(N)、磷(P2O5)、钾(K2O)的比例可采用1:0.30.5:0.40.8,并随着树龄的增加而逐渐加大磷、钾用量
3、注意肥料的混用:不同肥料之间的混合,必须以不损失养分,不改变化学性质,有利于提高肥效和工效为原则,否则不能混合施用。生产中可以混合施用的肥料有:硫酸铵、氯化铵等生理酸性化肥与磷矿粉、钙镁磷肥,硫酸铵与过磷酸钙、尿素与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硫酸镁(锰)、硼砂(酸)、粪尿、硫酸钾,过酸钙与尿素、氯化钾、硫酸钾、粪尿,石灰氮与硫酸钾、氯化钾、新鲜厩肥,堆肥与铵态氮肥、钾肥、磷矿粉、钙镁磷肥、过磷酸钙、钢渣磷肥、草木灰、石灰、粪尿等都可以混合施用。草木灰、石灰氮、石灰、钙镁磷肥、窖灰钾肥等碱性肥料与腐熟的有机肥、过磷酸钙、铵态氮肥、硫酸亚铁等酸性肥料,钢渣磷肥与窖灰钾肥,骨粉、磷矿粉与碱性肥料,过磷酸钙与碳酸氢铵等都不可以混合,否则易引起养分的损失,降低肥效。腐熟的有机肥与3%5%的过磷酸钙混合施用可减少有机肥中的铵态氮变成气态氮的损失,并能提高磷的有效性。肥料混合后要及时施用,随混随施,尽量不要过早混合。不可以混施的肥料要间隔几天,分别施用。
4、施肥要看天、看地、看肥、看树进行:土壤施肥需要根据具体条件具体掌握,做到大雨之前不施,雨后抢施;旱季湿施、淡施,雨季干施、浓施;冬基肥要提早施,南方地区不晚于11月底。红、黄壤酸性土多施碱性肥,碱性土宜施酸性肥;砂壤地保水保肥能力差,应勤施薄施,粘重土宜适当重施;山地要深施、沟施,为中和土壤的过强酸性,要增施石灰,土壤浅、地下水位高的园宜适当浅施。化肥一般要加水液施,避免过浓伤根,厩肥、饼肥以及垃圾宜堆制腐熟后再施。绿肥宜在盛花期或结荚期翻压人土,一般分23层埋下,每层需加施适量石灰,若同时施用过磷酸钙,要各自分层施用,不能与石灰混施。化肥及农家肥采用干施方法,肥料应与沟中的土壤混匀,并在施后及时覆土,有条件的果园要及时灌水,以促进养分的溶解与吸收。施肥后的灌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溶肥下渗到根系集中分布层为好。施肥还要根据树势强弱、树种特性、土壤肥瘠、树体大小以及产量丰歉等状况平衡施用,一般瘠土多施,肥土少施;大树多施,小树少施;甜橙等耐肥树种,应多施,桔类等耐瘠树种可适当少施;丰产树、衰弱树多施,低产树、强旺树少施;大年树重施氮肥,配合磷、钾肥,小年树增施磷、钾肥。有条件的果园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实现各种养分平衡供应,提高施肥效率。
5、不对环境和果树产生不良影响:人畜粪便、农家粪便、城市生活垃圾、污泥等有机肥料须经无害化处理,待允分腐熟后才能施用。这些肥料隐藏着大量病菌和寄生虫卵,未经处理就直接施入土中不仅会污染土壤环境,而且还会因发酵时产生的高温而伤根。生产上要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及过量重金属、抗生素等有害物质的垃圾、污泥、粪便。柑桔、梨、苹果、桃等对氯比较敏感的果树,施肥上要注意控制含氯化肥、含氯复合(混)肥的施用,施用含氯化肥、含氯复合(混)肥时最好配施有机肥和磷肥,并尽量作基肥,以防氯离子过多而造成对果树的危害。采果前30天内最好停止土壤追肥,以免对果实产生不良影响。

回答2:

果树施肥方法: (一)早施多施基肥目前大多数果园有机质不到1%,部分果园甚至在0.5%以下,远远达不到优质丰产园的要求,因此必须增加基肥用量。如果同时考虑到树体生长与改良土壤的双重需要,有机肥的施用量应掌握在每斤果2-3斤肥的标准。所以一个亩产1500公斤左右的中产果园,有机肥的用量不可少于3000公斤。施基肥最适宜时期是采果前后,弱树采果前施,壮树采果后施。其次是春季花穗刚抽发时施。山区干旱又无水浇的果园,因施用基肥后不能立即灌水,所以,基肥也可在雨季趁雨施用。但有机肥一定是充分腐熟的肥料,施肥速度要快,并注意不伤粗根。在有机肥源不足时,一方面可将秸秆杂草等作为补充与有机肥混合使用,另一方面,有限的有机肥还是要遵循保证局部、保证根系集中分布层的原则,采用集中穴施,以充分发挥有机肥的肥效。集中穴施,就是从树冠边缘向里挖深 50厘米,直径30-40厘米左右的穴,数目以肥量而定,然后将有机肥与土以1:3或再加一些秸秆混匀,填入穴中再浇水。另外磷钾肥甚至锌肥、铁肥等可与有机肥混合施用,以提高其利用率。(二)合理追肥 1、适当追施氮肥:氮是果树生长与结果的基础,在一定限度内增施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增进树势和产量。但超过限度易引起枝叶旺长,难以成花,果实品质下降。而且大量施氮后(常在肥后灌大水)因根系的吸收能力有限,多余的养分将淋溶损失,造成肥料的极大浪费,甚至一次施用量太大而发生肥害现象。因此,在强调果园加大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到树体的需要及施肥的效益,不可盲目大量投入。氮肥的适宜用量应根据土壤的肥沃程度、保肥能力及树体类型综合考虑确定,一般1-2年树,每次每株可追尿素50-100克,3-4年生树150-200克,5-6年以后的树体,一般每亩每次追肥不可超过15公斤尿素,每亩每年的尿素用量在30-45公斤左右。 2、因地追氮:在有机质不足的条件下,对瘠薄地适当追速效氮肥,可以明显地改善叶片的光合性能,从而提高了树体光合产物的积累水平,起到了“以氮增碳”的作用。光合产物的积累又反过来促进了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根系的吸收能力。瘠薄地的树体瘦弱,花芽难以形成等都与植株的碳、氮代谢水平有关。因此,适当增加氮肥用量,以氮增碳,氮肥开路是瘠薄地果园壮树成花形成产量的有效措施。不同土壤的追氮方法也不相同。春季追氮后一般10-15天肥料开始发生作用,夏季一般5-7天,秋季介于二者之间,这主要与土壤有机质水平和吸附能力而异。一般追肥20天以后(高温季节)肥料效果就不太显著了。有机质含量低,保肥力差的山沙瘠薄地,养分随水淋失严重,肥料的有效期更短,而且常在7-8月份雨季造成土壤脱氮。因此山沙地追肥应勤施少施,以水中养分能渗到根系的集中分布层为宜。雨季后可少量追施氮肥以弥补淋溶损失。盐碱度较高的土壤上,当PH值达7.5以上时,土壤中有效磷含量普遍较低,果树因缺磷常有细枝不易成花的现象,这类土壤追磷肥(土施或根外追肥)对早结果丰产是不可缺少的,土壤中追施磷肥容易被固定,因此,最好与富含养分的优质有机肥混合施入。 3、因树追肥:果树根系吸收养分以后,养分分配受营养中心的限制,即养分优先运往代谢最活跃的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这个部位的生长发育。如新梢旺长时追肥,肥料多进入新梢旺长部位,而且进一步促进旺长,而梢叶停长后,旺长部位的中心优势减弱或消失,追肥的养分进入各器官的差异减少,分配比较均衡,对树冠的弱势部位(如短枝)辅养作用就相对大些,有利于芽的分化。所以树体长势不同,花果量不同,施肥的目的也就不同,因而施肥的时期也不应相同,施肥必须与植株类型相结合。生长较弱的树,包括“小老树”,为了加强枝叶生长,应当着重在新梢正长时供应养分,最好在萌芽前,新梢的初长期分次追肥,追肥结合灌水,促进新梢生长,使弱枝转强。生长旺而花少或徒长不结果的树,为了缓和枝叶过旺生长,促进短枝分化芽,应当避开旺长期,而在新梢停长后追肥。施肥种类上也应因树制宜加以调节。实践证明,氮肥助枝叶生长作用明显,弱枝复壮多用些氮肥。磷钾肥有缓和过旺生长的作用,对徒长不结果树宜增加磷钾肥的用量,适当减少氮肥用量。追肥最好给树盘中撒施,立即轻轻划锄,使肥混匀,然后浇水。树盘覆草时,可直接撒施在草上,然后以水冲下;或扒开覆草的一角撒在土表,然后浇水冲下,再将草覆上就可。(三)根外施肥果树根外追肥是将肥料直接喷施在树体地上部枝叶上,可以弥补根系吸收的不足或作为应急措施。根外喷肥不受新根数量多少和土壤理化特性等因素的干扰,直接进入枝叶中,有利于更快地改变树体营养状况。而且根外追肥后,养分的分配不受生长中心的限制,分配均衡,有利于树势的缓和及弱势部位的促壮。另外,根外追肥还常用于锌、铁、硼等元素缺素症的矫正和复合肥料的施用。但根外喷肥不能代替根际追肥,二者各具特点,应互为补充。根外喷肥后10-15 天,叶片对肥料元素的反应最明显,以后逐渐降低,至第25-30天则消失,因此如想在某个关键时期发挥作用,在此期内隔15天一次连续喷施。秋季采收后春、夏季花果发育期是根外追喷肥的两个重要时期。会促进花器官发育好,坐果率高,短枝粗壮。另外,锌、硼等元素缺素症的矫正也应注意秋季和早春两个关键时期,这两期喷肥矫正的效果一般比生长季好。

回答3:

是什么果树啊。一般果树前、中、后期使用的肥料也不相同。
如果你想毛估子问一下,可以告诉你,高钾低磷的复合肥用于果树是比较好的选择。

回答4:

为生产绿色和有机果品,果树最好施用生物菌有机肥,适当配施微肥和适量翠姆磷钾肥。生物有机菌肥可用畜禽粪掺加生物菌发酵腐熟生产。
方法:用鸡粪或其他畜禽粪2000千克+15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硫酸钾+生物菌1千克,掺混均匀后用塑料薄膜封闭发酵15~20天即可。如此处理的鸡粪或其他畜禽粪,经生物菌繁殖,含有大量的有益菌类,施入土壤中后,可改良土壤,提高土壤保肥保水性能;促进果树根系发达;抑制土壤中的各种有害病菌的生存,减少病害发生;释放已经被土壤固定的肥料元素,供果树根系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使用量,达到投入少、增产高、品质好、收入高的良好效果。生物菌可选用翠姆微生物菌剂等。
基肥施用量本着斤果斤肥的原则,亩产3000千克果品,可施用上述生物菌肥3000千克左右。具体用量以果品产量、树龄、树势和树体营养水平定量,营养水平较低的幼龄初结果树、老龄树,可适当增量10%~20%。追肥亦可用上述菌肥分2~3次追施,第一次在落花后10~15天进行,每亩追施500~800千克;第二次在幼果迅速膨大期,每亩追施1000千克左右;第三次在果实上色前进行,每亩追施1000千克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