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要立即上前安抚吗?

孩子失控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2025-03-31 19:45:5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当我们说到孩子教育的问题的时候,很多家长就会疑惑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自己需要去上前安抚吗?可能他也知道,如果立马上前去安抚孩子的话,会让孩子养成一个不开心就会有人来哄的这样子的一个习惯的想法,所以他会在日后的生活中变得肆无忌惮,遇到什么不想做的事情,只要哭就感觉能够解决问题。

那么这个的话,肯定是会让孩子的一个成长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是有的时候家长,她非常的爱孩子,在面对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他会于心不忍,就会想着上前去安抚。那么面对这样子的情况的时候,我觉得家长要选择将这两种方法去综合一下。你不要立即的去上前去安抚孩子,你要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去知道自己该如何的改正。

当他自己有了对于错误的一个觉悟之后,她会慢慢的去改变,但是如果你立马就去安抚的话,肯定是会达不到这个效果的。但是有的时候,一些细声细语的教导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说你可以在等孩子的情绪稍稍降下来之后,去和他讲一些道理,让他知道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些事情。

然后你再去安抚他,那我觉得这样子的话既是让他明白了道理,也是让他知道自己是可以得到关爱的,并不是说没有人管的。那么当然了,如果说孩子比较危险的境地的,那你肯定是要立即上去安抚的。但我觉得一切还是见机行事,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再去一个找适合的办法。

回答2:

一、接纳孩子的情绪
  我们希望孩子一直是可爱的小天使。但是像大人一样,孩子的世界也不总是风和日丽的,有时候也会狂风暴雨。
  爸爸妈妈首先要学会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接纳这个委屈的小孩,接纳他们表达情绪的权利。
  当孩子特别激动时,过去抱抱他,心平气和地抚慰,帮孩子从被愤怒控制的情绪中脱离出来。
  二、鼓励孩子表达内心的想法
  孩子每一次发脾气,背后肯定有原因,他们可能在表达需求,可能是需要关注,也可能是需要陪伴。这个时候,最忌讳的就是,孩子愤怒,我们比孩子更加愤怒。
  一定要控制住“以暴制暴”的冲动,默数一二三,静下心去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感受:“我很难过”,“我想要和小伙伴一起玩”,“我想要妈妈早点回家”,“这个游戏我总是玩不好”……
  当孩子能用语言描述自己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拥有情绪管理的能力了;而当孩子表达完,情绪也就不会那么激动了,这时候家长可以让孩子说出更多细节,以便更好地引导他。
  我们要知道,比愤怒更加可怕的是孩子慢慢成为了不会表达愤怒的人。
  三、引导孩子处理自己的情绪
  孩子表达完自己的生气、愤怒后,我们要让他知道,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如果是妈妈或者爸爸,在这样的情况下,也会生气难过的。但是我们可以选择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比如,可以跟孩子说“妈妈把你的玩具送人了,你很不开心对吗?妈妈理解你的感受;但是你要告诉妈妈啊;如果只是几天不理妈妈,妈妈也不明白哪里做错了呀。
  你可以跟妈妈说一下,哪些是不能送给别的小朋友的,这样以后妈妈可以跟你一起保护好它们,好不好呢?”
  四、家长要适时反省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很多行为举止都是模仿爸爸妈妈来的。如果父母脾气暴躁,很可能孩子也会变成爱发脾气的人。
  所以,在我们发怒之前,先想想,孩子的言行是不是刚好像镜子一样,反照了自己。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就很擅长管理自己的情绪,他一生被贬了好多次,而且一贬就是23年。
  满身才华却不被人赏识、不被重用,只有被贬到偏远小城的份,换谁不郁闷啊。
  但是刘禹锡厉害的地方就在这里,他总能及时地把自己的情绪调整好,从来不愁眉苦脸的,顶多就是写写诗发发牢骚。

回答3:

孩子慢慢的长大,在有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像成年人一样,有更异常的情绪波动。发脾气,哭个不停。在闹脾气的时候孩子会情绪失控,家长也担心不已。那么孩子情绪失控怎么办?
首先:
1.了解孩子的情绪:对于父母来说,失去对孩子情绪的控制也是与孩子建立情感联系的机会,孩子也可以通过处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来成长。当孩子与家长谈论自己的感受时,家长不要打断,不要批评,需要与孩子更好的做交流,这样可以更好的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2.转移注意力:在孩子情绪失控的时候,家长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进行调理,先要对孩子做好安抚的工作,然后在慢慢的与孩子沟通,看引起孩子失控的原因是什么,家长在慢慢的给予开导。要注意不能因为孩子做错事,或者是与家长的想法不一样,家长就过分的责骂孩子。
3.给孩子一个拥抱:在孩子的情绪失控的时候,孩子往往会哭闹,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把自己的孩子报在怀里,让孩子感到更多的关爱,这样孩子失控的情绪也会得到缓解。

回答4:

回答5:

多些观察,了解原因,不用担心,但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