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写的《春秋》?

2025-02-23 09:54:3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首先,<春秋>的含义有3个
古代(先秦)时候,每个国家都有关于记录自己历史的书籍,这个书籍叫<春秋>(因为古代之有春天和秋天不是农忙,因此人们可以有时间写东西,因此叫"春秋")
之后,鲁国的<春秋>因为被孔子编定过,所以被流传下来了,所以鲁国的<春秋>也就是最早的保存下来的<春秋>
但是鲁国<春秋>语言太简洁,被称为"微言大义",很多人看不懂,这个时候就出现了3家为鲁国的<春秋>作注释,分别为<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只有<左氏春秋传>为古文,而且注重历史事实,其他都用今文写,并且是宣扬经学,历史价值不高,所以没有被流传下来,之后<左氏春秋传>流传下来了.
<左传>的作者,最早见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和<汉书.艺文志>,这两本书都说<左传>的作者为左丘明.
但是现在争议很大,因为没有任何一部历史书籍可以找到左丘明这个人的姓氏和生活年代,难以断定他是<左传>的作者,<左传>在最后附有知伯被灭,韩魏赵三家分晋的简略记录,此事发生在公元前453年,已经进入战国,因此,<左传>的作者应该是战国初年或者稍后的人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文学史>(1)
求采纳

回答2: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到公元前476年(《史记·十二诸侯年表》为前477年,《史记·周本纪》为前478年)周敬王卒的中国历史时期,因鲁史《春秋》记录了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得名。由于周的东迁,前人也称这时期为东周。

回答3: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的历史,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一书的史料价值很高,但不完备,王安石甚至说《春秋》是“断烂朝报”。亦是儒家经典之一。
在中国上古时期,春季和秋季是诸侯朝觐王室的时节。另外,春秋在古代也代表一年四季。而史书记载的都是一年四季中发生的大事,因此“春秋”是史书的统称。而鲁国史书的正式名称就是《春秋》。传统上认为《春秋》是孔子的作品,也有人认为是鲁国史官的集体作品。
《春秋》中的文字非常简练,事件的记载很简略,但242年间诸侯攻伐、盟会、篡弑及祭祀、灾异礼俗等,都有记载。它所记鲁国十二代的世次年代,完全正确,所载日食与西方学者所著《蚀经》比较,互相符合的有30多次,足证《春秋》并非古人凭空虚撰,可以定为信史。然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它在文字上难免有论脱增窜之类的问题。
《春秋》最初原文仅18000多字,现存版本则只有16000多字。在语言上极为精练,遣词井然有序。就因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作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称之为“传”。其中左丘明《春秋左氏传》,公羊高《春秋公羊传》,谷梁喜《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现《春秋》原文一般合编入《左传》作为“经”,《左传》新增内容作为“传”。据《汉书·艺文志》记载,为春秋作传者共5家:
《左氏传》30卷;
《公羊传》11卷;
《谷梁传》11篇;
《邹氏传》11卷;
《夹氏传》11卷。
其中后两种已经不存。公羊传和谷梁传成书于西汉初年,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所写,称为今文。左传有两种,一种出于孔子旧居的墙壁之中,使用秦朝以前的古代字体写的,称为古文;一种是从战国时期的荀卿流传下来的。
公羊传和谷梁传与左传有很大的不同。公羊传和谷梁传讲“微言大义”,希望试图阐述清楚孔子的本意(作者认为《春秋》是孔子所作),有人认为有些内容有牵强附会的嫌疑。左传以史实为主,补充了《春秋》中没有记录的大事,一些纪录和《春秋》有出入,有人认为左传的史料价值大于公羊传和谷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