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由东汉某年的群雄争霸进入到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并非没有道理的,在当时参与争霸的群雄中,有五人有能力夺取天下,分别是前期的董卓、袁绍,后来的刘备、曹操和孙权。
董卓身边聚集了不少人才,但董卓太过残暴,贪图享乐,格局太小,注定成不了大事,最终却因一个女人被吕布杀害。袁绍也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大的诸侯,但他有人才,却不会用人才,这使得他在赤壁之战中输给了实力不如他的曹操。剩下的刘备、孙权和曹操,都是会招揽人才,也会用人才的明主,这使得他们成了群雄争霸中的赢家。
这三人中做得最好的是曹操,他不拘一格降人才、唯才是用,这使得他聚揽了不少人才,也帮助曹魏快速强大了起来。曹操死后,也为子孙留下了很多人才,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人才相继离世,使曹魏陷入了无帅可用的地步,不得不重度依赖司马懿,最后使司马懿权势过大,夺取了曹魏江山。
若曹操为子孙留下的这6员猛将,有一人建在,司马懿必不敢篡魏。
一、曹仁。
曹仁是曹氏宗亲中才华最好的大将之一,在曹操起兵征讨董卓、匡扶汉室时,曹仁就率兵来投。曹仁跟随曹操四处征战,建立了不少功勋,同时他又是曹氏宗亲,深得曹操信任,所以曹操经常让曹仁替自己领兵作战。在领兵作战方面,曹仁不如张辽、关羽等名将,但他的守城能力在三国是出类拔萃的。
曹仁是在率兵攻打东吴时病逝的,若他不过早病逝,曹叡就可以派他去抵抗诸葛亮,曹仁的能力不如诸葛亮,但他若采用司马懿的防守策略,坚守城池不出,诸葛亮也未必能够战胜曹仁,这样司马懿就会英雄无用武之地,不会做大进而威胁到曹魏江山。
二、曹洪。
曹洪也是一员很勇猛的大将,得益于他是曹魏宗亲这一个身份,他经常替曹魏君主领兵作战。但曹洪这个人很爱财,正因为如此他积攒了很多财富,但有一次曹丕向他借钱,曹洪因为吝啬,没有借给他,这让曹丕怀恨在心,当上皇帝后,对曹洪进行打击报复,若不是曹丕的母亲卞太后和郭皇后求情,曹洪可能就被曹丕处死了。
但即便如此,曹洪还是被曹丕贬为庶人。直到曹丕死后,曹叡才重用曹洪,但曹洪也过世的比较早。曹洪和曹仁的作用相似,若他活着,也是曹魏领兵作战的首选,会限制司马懿的做大,使司马懿没有实力或不敢篡魏。
三、曹休。
曹休也是一员很勇猛的大将,在曹操刚要起兵讨伐董卓时,他就率兵投奔曹操。跟随曹操后,曹洪屡屡建功,尤其是他率兵替曹魏镇守东线,多次击败东吴大军。曹丕去世时,他还将曹休、陈群等人任命为辅政大臣,辅佐曹睿,但可惜的是,曹休在和东吴作战时,因战败内心惭愧,背痈发做而亡。若曹休不早死,他是可以起到制衡司马懿的作用的。
四、曹真。
曹真是曹操的养子,很受曹操重用,他很早就跟随曹操镇压黄巾起义,讨伐董卓等,后来曹操的屡次大战,曹真也多有参与。曹操病逝后,他也受到了曹丕的重用,经常让曹真替自己领兵作战,曹真还因功勋做到了迁使持节、上军大将军的职位,这是曹魏军队中的最高军职之一了。
曹丕去世前,也将曹真设置为辅政大臣,让他来辅佐年幼的曹叡,但可惜的是,曹真也是早早病逝,没有活过司马懿,否则他可以起到制衡司马懿的作用,使司马懿不会权势大到可以威胁到曹魏江山的地步。
五、夏侯尚。
夏侯尚也算曹氏宗亲,他也是曹魏宗亲中,年轻一辈中的比较出类拔萃的将领,他很早就加入军队,跟随曹魏的一众名将四处征战,但可惜的是,他的一位爱妾被曹丕处死了,自己也因为用情过深,爱妾死后不久,他也在悲痛中离世。夏侯尚是一员很年轻的大将,年龄要比司马懿小,若不是曹丕处死他的爱妾,他很大程度上能够活过司马懿,这样也可以起到限制司马懿的作用。
六、曹彰。
曹彰也是一员年轻将领,他是曹操的第三个儿子,在司马懿篡魏的时候,曹操的不少儿子还建在,但他们却没有能力阻止司马懿。若曹彰还活着,以他的勇猛和威望,司马懿很大程度上是不敢造次的,但可惜的是,曹彰是一个统兵大将,这无形中威胁到了兄弟曹丕的地位,使得他被曹丕杀害,否则他是可以保住曹魏江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