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悬针竖和垂露竖的用法

2025-03-29 01:14:25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悬针竖的用法:

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

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等)。

垂露竖的用法:

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在具体书写中,如果连续两个字是悬针,那有时要改用一个为垂露竖,主要是不让字的锋芒太多,属于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笔书法里体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法不太强调。

扩展资料:

书法中称竖画的名词之一。凡竖画下端出锋的,其锋如针之悬,故称“悬针”。书法术语。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

《隋书·经籍志一》:“ 汉 时以六体教学童,有古文、奇字、篆书、隶书、缪篆、虫鸟,并藁书、楷书、悬针、垂露、飞白等二十馀种之势,皆出於上六书,因事生变也。”

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垂露”竖画无论起笔是方、是圆,收笔方法相同。常用方式为“提笔自右往左回到笔画中再收笔”,另一种收笔方法是“提笔自左往右回到笔画中收笔。

竖画的收笔方向涉及到竖画的态势及笔意的连贯问题。竖画的收笔方向必须与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关联。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左边,则竖画的收笔应该由右往左收。

如果竖画的下一个笔画的起笔在竖画的右边,则收笔应该由左往右收,笔画与笔画之间才能呼应贯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悬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垂露竖

回答2:

悬针竖:

垂露竖:

【悬针与垂露】

1.悬针。书写直画下端尖锐,如针之倒悬,故名。与垂露为两种形体。冯武(简缘)《书法正传》称:“将欲缩锋,引而伸之,须要首尾相等。但锋尖耳。不可如鼠尾。又按古人只有垂露一法,悬针始于《兰亭)‘年’字。后人遂以为法。”

2.垂露。书写直画的一种形态。其收笔处如下垂露珠,垂而不落,故名。具有藏锋的笔势,不同于“悬针”。唐代孙过庭《书谱》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


❤判断竖画是否为悬针竖有一种简便的辅助办法,就是根据笔画顺序判断。即:悬针竖一定是字的末笔。也就是说字的最后一笔如果是竖画,通常为悬针竖。

如:“那、即、听、科、钟、蜂、神”等(只有个别字例外,即:“个、介、并、引、川、州、渊”等)。

❤如果竖画不是末笔则为垂露竖。还有悬针竖用垂露竖写也不影响字的美观。

❤ 总结一下:垂露竖是一个通用的竖,可以代替悬针竖使用,但悬针竖就不一定能代替垂露竖使用了。

例如:“木”字的垂露竖不能拿悬针竖代替。但“年”字的悬针竖可以用垂露竖代替。等等... 

❤在具体书写中,如果连续两个字是悬针,那有时要改用一个为垂露竖,主要是不让字的锋芒太多,属于审美方面的要求,多在软笔书法里体现的多一些,一般硬笔书法不太强调。


❤一般情况总结如下:

1.竖在字右半部分的,用悬针为宜。 如 那、即、听

2.竖跟口,横搭配的,用悬针为宜。 如 中、千、申、干

3.左边为撇,两者皆可。并、开、邝、卯

回答3:

临摹颜真卿的《勤礼碑》和《多宝塔碑》就自然而然的知道要什么时候用了

回答4:

书法课堂:毛笔字“悬针竖”和“垂露竖”的写法及字体中的运用

回答5:

ge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