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启迪心智,开拓视野。为了让孩子爱上读书,从他几个月大的时侯,我就经常给他买一些纸质很厚、两面都有塑料薄膜的书,这些书色彩鲜艳、内容简单,孩子翻起来也容易。我一有空,就教他指认书上的物体,孩子也很喜欢,看图识物水平提高很快。但这只是初级的简单的识物,真正开始阅读是在孩子两岁的时候。
那时,我为了学习养育孩子的经验,专门订了《父母必读》。有一天,我正在看书,孩子也很感兴趣的走过来,指着书上的插图,煞有介事地开始编起了故事,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也足足让我高兴了半天。儿子居然能看图编故事了,这说明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我为什么不念书给他听呢?于是,我把每天晚上八点以后至睡觉前的时间定为阅读时间。从此,便开始了我和儿子近八年的阅读之路。
在孩子学龄前这段时间,我主要给他读一些儿歌、童话、儿童版十万个为什么之类的书。儿歌简洁明快,朗朗上口,适于诵读,读过几遍后,儿子就能把他背下来。每每在大家要求儿子来一个节目时,背儿歌便成了他的压轴大戏。童话像是为孩子插上了幻想的翅膀,无论是讲《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姑娘》、还是《舒克和贝塔历险记》,儿子总是睁大了眼睛静静地听,眼看到了睡觉时间,还是不肯睡,一再要求再讲一篇。《十万个为什么》更像是打开未知世界的钥匙,它恰如其分地满足了这个年龄段孩子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在孩子四岁的时候,因为读了《地球的秘密》一书后,儿子竟然问我:“妈妈,为什么地球会是圆的?”由于我在这方面知识有限,无法回答,只好对孩子说:“让我们一起从书中慢慢找答案吧!”
由于经常听我念书,讲故事,孩子在学龄前对认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走在街上,无论是商店门口的招牌,还是广告栏上的字,孩子总是不停地问,以至于在上学之前,我们没有刻意教他认字的情况下,就认识五、六百个汉字。同时在给孩子读书的过程中,我也取得了不少收获,把我儿童时代没看过的书,都逐一读过,并且从一个成年人的角度去思考,这让我有一种不同的体会。
等到孩子上小学以后,我为孩子选择的书目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主要给他挑选一些侦探类的书,开发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世界上下五千年》等有关历史的书籍,让他对历史感兴趣;世界名著,像《基度山恩仇录》、《雾都孤儿》、《鲁宾逊漂流记》、《环游世界八十天》等等,让他尽情地领略和欣赏世界名著的魅力。这些在我小时候只听过名字,没看过内容的书,如今成了我和孩子共同的精神食粮,我们为书中人物的幸福而欢笑,为书中人物的悲惨境遇而落泪。记得有一次,儿子在看《闪闪的红星》,当看到一位妇女怀中的孩子在米店门口被宪兵打死这段内容时,他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激愤,竟然气得哭了起来。他问我:“妈妈,他们为什么能随便打死人?”当我给他讲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后,儿子长时间沉默不语。我想此时的孩子,从书中读到的,一定不会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也许他从中悟出的会是一个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一个历史问题。这也就是我让孩子多读书的主要目的:学会思考。
现在,我给孩子选择的书目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一些,如中国古典小说《儿女英雄传》、《岳飞传》,世界著名漫画《大千世界》、《父与子》等等。除了孩子看,我们作家长的也能看,也填补了我们小时侯没书可看的遗憾,也使我和孩子之间有了共同的话题,促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也正是因为平时多看书的缘故,孩子在作文和阅读上也不觉得吃力,他的作文经常被老师评为“五星”。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在书籍的熏陶下思想不断成熟,能独立思考问题,自制力也在不断增强,我心中由衷地感到高兴。我庆幸我找到了这样一条好的途径——阅读,是它让我成为了一个思想上相对成熟的家长,是它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和学习之余,有了一块心灵的休憩之地,更是它促进了我和孩子之间的亲子交流,让我们在欢笑和泪水中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