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中国优秀书法作品的有王羲之的( 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此碑习者众多,视为柳体的代表作。其书风奇特,清新劲健,世有“颜筋柳骨”之誉,所书《玄秘塔》用笔果断,结体劲媚,苍劲浑穆,爽爽有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学习楷书的最佳范本。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
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堪称中国优秀书法作品的有王羲之的( 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
王羲之的《兰亭序》又名《兰亭序》,《禊序》和《禊贴》。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柳公权所书《玄秘塔》碑,此碑习者众多,视为柳体的代表作。其书风奇特,清新劲健,世有“颜筋柳骨”之誉,所书《玄秘塔》用笔果断,结体劲媚,苍劲浑穆,爽爽有神,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学习楷书的最佳范本。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
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逸少,号澹斋,原籍琅琊临沂,后迁居山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
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书圣”。
柳公权(778年-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人。唐朝中期官员、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夏州李听幕府。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
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咸通六年(865年),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获赠太子太师。
堪称中国优秀书法作品的有王羲之的( 兰亭序)和柳公权的(玄秘塔)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柳公权的《神策军碑》
王羲之的兰亭序
柳公权的(神策军碑)《玄秘塔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