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锦衣卫 跟东厂和西厂是什么来的

2025-04-05 07:38:4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1.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2.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简称东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
3.西厂是明朝特有的官署名称,全称"西缉事厂"。明宪宗时为加强特务统治,于成化十三年(1477年)于东厂之外增设西厂,与东厂及锦衣卫合称厂卫,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

回答2:

东厂、西厂、锦衣卫统称为厂卫,都是明代直属于皇上的特务政治机关,相当于皇上的爪牙,均是要由皇上亲自下诏方可定罪的官员。东西厂的最高行政长官基本由司礼监的太监担任,锦衣卫长为指挥同知,由皇上任命贴身心腹,厂卫基本职权相当,均可直接进行逮捕工作无需经过皇上与司法机构,刑法严酷,朝中人心不满。

锦衣卫,即皇上的侍卫军机关,由前太祖时期的拱卫司演变而来,原是内廷御林军,首领基本由皇上的心腹武将所任,基本不会由宦官担任,属于外臣。

东、西厂的的首领均为太监,即内臣,东厂由于厂主与皇上之间要更为亲近,议事便捷,其权威便逐渐位于锦衣卫之上。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之权,厂除此之外还有监察锦衣卫的权力,更甚一筹,宦官当朝得势。

厂卫的主要职权均是监察、侦捕,是为皇帝所用的内部机关,不受官僚机构势力所限制。

总之,西厂由于其存在的偶然性与自身运行机制的局限性,注定不能发展演化下去,于是在历史上短暂地出现过后便彻底取缔了。

回答3:

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为员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遍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

回答4:

东厂在机构及人员配置上更加精干合理,而且在侦缉行动上制订了相当严密的制度。如每月初一东厂都要集中布置当月的侦缉工作,厂役在东厂内抽签决定所负责的地盘。在文献记载中可以发现,东厂厂役的工作种类都有特殊的名称。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 西厂。 东厂、西厂与锦衣卫共同点是 监视、侦查、镇压官吏的不法行为。

回答5:

都是皇上为了限制文官的权柄而用太监成立的特务机构,先有东厂后为了制衡又有西厂,锦衣卫就是厂卫即打手,直接听命于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