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这年头学理的没有饭碗,饿的都没有力气上网回答你的问题了...
按照电工的一般经验,在通常情况下,散热条件一般的,长期使用的导线(铜导线,通过电流不要BT大)截面积与电流的关系是,每平方毫米可通过4A电流。
好了,不说废话了,我们先来补习一下大学物理的课程。
《电磁学》里说的清清楚楚:螺线管(线圈)的自感系数L=μ0*N*N*S/l (磁场最基础的知识了,不用推导解释了吧)
L是自感系数
μ0是真空中的磁导率,数值为4*π*0.0000001
N是螺线管的总匝数
S是螺线管的截面积(以导线中径计算)(只要学过微积分学的应该都能推导出来)
l是螺线管长度
所有的单位都是国际单位(米·千克·秒 制),计算结果的单位就是“亨利”(亨利与微亨的关系不用解释了吧)
你的线圈中心没有芯吧?
我假定你是空芯的螺线管了。空气的磁导率和真空的差别微乎其微,直接用真空的来计算了。
你需要的总匝数的平方 N*N=L*l/(μ0*S)
我不知道你的线圈直径,请您自己量一下吧,再量一下线圈长度,然后计算吧。
希望我没把大学的东西记错,祝您好运!
别忘了开平方!
晕,刚看到你的图,线圈里是有芯的!能看出来那是什么材料吗?如果看出来了,上网查查这种材料的磁导率吧,换掉真空磁导率来计算。
磁导率=相对磁导率*真空磁导率
楼主,不用看也能知道你算错了。定性的说,亨利是个很大的单位,没有“芯”的话,200μH够你紧密的缠要缠上万圈了。
一般“芯”是铁磁质,铁磁质的相对磁导率超过10的4次方。不知道具体的材质,无法查出你的线芯的相对磁导率的。
还是别算了,有这么长时间早就买一个合适的电感回家了。
前天晚上是我郁闷的不是,上网说说牢骚话,请楼主不要介意。
上面我所说的只是理论的东西,理论计算中,假定整个螺线管中磁场均匀,而实际生产的有限长的螺线管存在着端点效益,所以实际的数值要小些;还有,对于这种线圈长度大大小于线圈直径10倍的线圈而言,再套用 L=μ0*N*N*S/l 就有些不够准确了,而是要根据实际尺寸,老老实实的进行空间积分计算L。所以实际生产中,理论计算之后还要先试制一些样品,对样品检测,再进行调整,直到满足要求。
我劝楼主还是别费那个劲了,你又没有测量仪表,万一缠得不合适,烧坏了板子,我真的罪过大了。
楼主就当看看小说得了,知道有这么一种计算方法就算了,别自己做电感了。
这要看你的磁环是什么规格的
这个电感要根据你这个磁蕊的磁通量来订,1MM线径也只能过1A的电流,一般人估计不出来,做PC电源设计这方面的人可能会估计出来,不过也要确定这个原件在电路哪个位置拆下来的,最好是自己用仪器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