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自由主义名词解释

经济自由主义名词解释
2025-04-04 04:38:58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简单点说嘛就是自由主义经济的优点是市场繁荣速度快,以消费为主,并靠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增长。缺点,盲目扩大消费到最后形成了虚假的市场繁荣,市场数据不能正确反映实际的情况,最后就成了经济泡沫,消费或者银行一出问题,经济立即出问题。这点历史已经有证明了,例如,1929的“柯立芝虚假繁荣”导致的上个世纪最大的经济危机和08年的金融海啸

回答2:

回答3:

  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经济自由主义包括斯密的经济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economic liberalism):提倡市场机制,反对人为干涉经济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体系。最初作为一种口号由法国路易十五的外交大臣达让逊提出,后来魁奈等人确认社会中存在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秩序支配着社会的发展。亚当·斯密宣扬“一只看不见的手”的原理,对经济自由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挥。“自由经济”思想是斯密整个经济学说的中心,李嘉图也阐明过同样的思想。经济自由主义在资本主义世界是长期发挥重要作用的思想主张。[1] 经济自由主义者并非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并非一概反对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绝大多数的案例中,他们的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1]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一书中,认为在商品经济中,每个人都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为目的,在一只 “看不见的手”的指导下,即通过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节,各人为追求自己利益所做的选择,自然而然地会使社会资源获得最优配置。[1]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取代了经济自由主义而占据统治地位。到了70年代,在凯恩斯主义面对“滞涨”局面而束手无策的形势下,资本主义世界又纷纷兴起了新的经济自由主义思潮。它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前提,特别是市场经济中一切活动的前提;交换和市场的自发运行有充分 的效率;自由贸易是最好的外贸政策。新自由主义是坚决反对政府的过多干预。[1] 新自由主义不同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之处在于,斯密经济自由主义主张实行完全自由放任,新自由主义则一般都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强调经济自由。[1]
  经济自由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中的经济部分。
  经济自由主义理论发展于启蒙时代,亚当·斯密被视为第一个阐述此思想的学者。他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应降至最低,但他也不反对由国家提供一些基本的公共财产。一些发展于18世纪的理论,认为人们只要保留他们拥有的经济设备,而不是交由国家控制,那么将会创造出一个和谐、平等且日益繁荣的社会。这加强了18世纪末期,走向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潮流,后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转为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并发展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私有财产和个人契约组成了自由主义的基础。早期的理论,假设个人经济活动是大量建立在自我利益之上,(看不见的手)让他们在没有任何限制之下行动将产生最佳的结果,(自发秩序)并提供了最低标准的公共资讯与正义。例如,没有任何人被允许去胁迫或窃取。
  经济自由主义支持政府除去市场的限制,并认为国家有提供公共财的合法地位。例如,亚当·斯密认为国家应担任起提供道路、运河、学校与桥梁等私有实体无法有效执行的角色。然而,他更喜欢使用者对这些财货的消费付出一定比例的费用(如公路收费系统)。另外,他支持能促成自由贸易的报复性关税,也提倡著作权和专利以激励创新。
  最初,经济自由主义是用来对抗,支持封建特权、贵族传统和君主为了他们本身利益而运转国家经济的人士,而这些到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被大量废除。
  19世纪中期,林肯遵循辉格党的经济自由主义,包括增加国家控制如铁路的供应和管理。太平洋铁路法(Pacific Railway Acts)提供了第一条跨大陆铁路的发展依据。
  今日,经济自由主义结合了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自由意志主义和保守主义的一些学派,特别是自由保守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