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级驱逐舰的后期升级

2025-04-24 00:41:4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998年朝鲜试射的大浦洞1型中程导弹越过日本的领空之后,备受刺激的日本便决定加入美国导弹防御计划。在1999年8月,日本加入了美国SM-3舰载反弹道导弹的研发计划,针对SM-3 Block2进行改良,而此种改良型被称为SM-3 Block4C。在2004年5月5日,日本首度向美国提出采购需求,正式展开金刚级的升级计划,而后续的相关采购作业接着进行。在2005年7月,日本与宙斯盾系统的制造商──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约,将金刚级的宙斯盾系统升级为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与联合接战能力(CEC)的基线(Baseline) 7.1,并将雷达升级为SPY-1D(V)1,改良后的金刚级每艘配备9枚标准SM-3。在2006年10月底,鉴于同年7月朝鲜连续试射7枚弹道导弹,日本遂正式决定将四艘金刚级纳入反导弹能力,于2007年12月开始执行,并以每年改良一艘的速率,至2010年底完成四艘金刚级的升级
改良后的金刚级、爱宕级这两种具备反弹道导弹能力的宙斯盾舰,将与陆地上的爱国者MIM-104防空导弹PAC-3构成日本的两层弹道导弹防御网:当敌方弹道导弹升空后,先由外海的宙斯盾舰发射标准SM-3在导弹中途(大气层外)进行首波拦截;如有漏网之鱼穿越,后方的MIM-104防空导弹则在导弹下落阶段展开第二波拦截。
2007年12月8日,金刚号(DDG-173)在夏威夷外海成功试射了SM-3 Block 1A导弹并击中模拟目标(美军称此次试射为JFTM 1),这是日本海自SM- 3第一次成功的实弹拦截纪录,也是采用SM-3第一个成功实弹拦截除美国外的国家。在2008年11月20日,金刚级鸟海号(DDG-176)实施SM-3 Block 1A试射(JFTM 2),由于姿态转换装置失效而失败;在2009年11月20日,鸟海号在夏威夷海域成功实施SM-3 Block 1A试射(JFTM 3);在2010年10月29日,金刚级雾岛号(DDG-174)也在夏威夷海域成功地实施了SM-3 Block 1A拦截测试(JFTM 4)。在JFTM 1之中,日本事先告知美军以及金刚号关于SM-3的发射时间;然而随后在JFTM 2、3、4之中,担纲试射的金刚级舰都未被事先告知发射SM-3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