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要做好哪些准备

2025-02-26 02:26:22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运动前是一定要做准备活动的。准备活动是在正式运动之前进行的有目的的身体练习。

做准备活动有“身”“心”两个方面的作用。“身”即生理,“心”即心理。

从生理上讲,在做准备活动时,肌肉、肌腱、韧带的温度适当增加,彼此之间的摩擦力会减小,其弹性和伸展性增加。准备活动能有效预防和避免一些运动损伤的发生,如肌肉拉伤、撕裂伤等。

做准备活动还能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加强肌肉的协调工作能力,使肌肉收缩自如,能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如崴脚等。

做准备活动可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减小血管壁对血流的阻力,能加速血红蛋白供给肌肉氧气,还能提高肌肉利用氧气的能力,从而能减少运动后肌肉中酸性物质的堆积。

做准备活动可增强心脏的工作能力。有研究表明,做准备活动者与不做准备活动者相比,运动开始前两者吸氧量相似,但随着时间的增加,做准备活动者的吸氧量比不做准备活动者要高,前者运动后的疲劳程度较后者轻。

做准备活动可以克服机体的惰性,内脏器官相对于肌肉会比较“慢热”,如果一开始就激烈运动的话,常常会出现腹痛、岔气等现象。准备活动能使身体各个部位为运动做好充分的准备。

从心理上讲,通过做准备活动,可以使注意力集中,从而避免了运动中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导致的损伤。具体项目的准备活动如何做,可参见本书PART六的相关内容。

回答2:

1.运动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这已成为每个参加锻炼者应具备的常识。然而,很多锻炼者对准备活动的机理和要求却了解甚少,因此,尽管在运动前做了一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应该充分作好准备活动些准备活动,运动时仍会有创伤发生。
2.就一般而言,每次准备活动,大体上包括一般性练习和专门性练习两部分。
3.一般性准备活动包括走、跑、跳、徒手操等,活动部位较全面,从颈、躯干、臂、腿直到脚,练习时应柔和细致。
4.专门性准备活动则是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和要求而采用的一些练习,其作用是使大脑皮层对某一项运动或某一技能产生特有的适宜兴奋性。一般在运动前应慢跑三五分钟,让血液加速循环,再伸展一下全身的肌肉和关节,有利于它们为后面要进行的运动做好准备。
5.准备活动量的大小和时间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一般是冬季时间较长,夏季时间较短,强度以全身发热、微微出汗为准,心率、血压都应比安静时增强为宜,运动到四肢关节灵活,身体仪轻松,有跃跃欲试的感觉为好。

回答3:

运动前准备:

  1. 尽量穿宽松的衣服,如运动服,球服等;

  2. 充分热身,运动前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拉伸身体的各部位的关节,可以有效的起到防止运动剧烈也引起的肌肉拉伤和韧带拉伤。

运动后注意事项:

  1. 运动后不要马上喝水,休息半小时再喝,且一次性不要喝太多,尽量不要喝饮料。

  2. 运动后不要马上洗澡,因为刚运动完毛细血孔还是张开的,马上洗澡身体容易进入湿气,对身体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