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童年缺少陪伴,内心缺乏安全感;
2、没有特长,过于平庸,没有别人需要的地方;
3、不善言辞,跟不上潮流,缺乏共同话题;
4、不想麻烦别人,自己处理好了,你不需要别人,别人也不需要你;
5、等等……
产生孤独的原因是什么?
最佳答案
1.心理因素。青少年这一时期正处于人的生命发展过程中从不成熟逐步走向完全成熟的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中,他们的实践范围逐步扩大,逻辑抽象思维能力迅速加强,于是开始积极地用自己的内心去体验世界,觉得自己长大了,不愿再盲目地依从父母。他们力图摆脱对成人的依赖和追随,但现实又让他们心生不安全感。为了能够走出这种困境,大多数青少年都采取积极与同龄人交往的方式来解决,但也有少部分人站在人群外观望,或不屑于与同龄人交往,唯我独尊;或害怕增加不安全感而紧张不适,从而转向自我内心的交流,长此以往,孤独感也就越来越强烈。
有一部分青少年们之间的交往太肤浅,只是表面上的,根本得不到心灵上的满足,这就是青青之所以会感到孤独的最大原因。
2.升学压力。由于升学和就业的压力,学校不停地向学生灌输“竞争意识”,学生、家长也对考试排名、班干部竞选等极为看重,甚至是彼此防备。曾经有一名高中教师直言不讳地说:“现在的学校,不会花时间告诉孩子什么叫友爱、关怀,相反,却总是不厌其烦地提醒他们学习、竞争、不许与异性交往。”“我抬起头,看见所有人都在疯狂地学习,转过头想和别人说话,四周没有一个人理我,同学们都憋着劲儿互相拼名次。回到家,妈妈拿着新买的习题,告诉我几天之内必须完成。”有一个初中女孩曾在自己的日记本上用凌乱的字迹写道,“谁能救救我!”
对于孤独感这一问题,值得庆幸的是,调查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中对孤独感到担心、焦虑的比例呈下降趋势,初中学生中这一数字是39.2%,而到了高中、大学,则依次减少为34.1%和32.8%。其中的原因,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变化以及心智的成熟有关。
因为内心孤寂,青少年会变得越来越倾向自我中心,闲暇活动多数是上网、看电视及玩电视游戏等个人化及静态活动,缺乏群体生活及社交空间,令他们将来投身社会时将较难在社会上立足。青少年们应该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尽量减少独处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