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车也叫“鸡公车”。“鸡公”之得名,大概因为其形状有点像鸡公:一只硕大的轮子高高耸起,像昂扬的鸡冠;两翼是结实的木架,堆放货物;后面两只木柄,被推车人提起置于胯旁,自然像张扬的鸡尾了。
最初,手推车最正统的名字叫“辘车”。汉代井上汲水多用辘轳,而手推车就是由一个轻便的独轮向前滚动,形似“辘轳”,所以称其为“辘车”。至于独轮车之名,要晚至北宋时沈括写的《梦溪笔谈》一书中才看到。
独轮车是我国古代交通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它以自身经济而实用的长处,历2000余年而未绝迹,至今在我国一些山野和乡村中,各种式样的独轮车仍在使用,尽管它们的名称各异,形制却相差无几,都是渊源于汉代的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