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来历和习俗

事实
2025-02-23 04:25:3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元宵节习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正月十五燃灯的习俗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



习俗:

1、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2、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回答2:

元宵节是一个有着两千余年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得名是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第一个月(元)十五日夜(宵)举行而来,
张灯是元宵节的最主要活动,人们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除了灯火之外,还有舞狮,耍龙灯,跑旱船等,元宵节,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元宵节离不开闹,除了闹元宵还得聚吃元宵,元宵又叫圆子,南方叫汤圆,水圆,大多以水煮食…

回答3:

元宵节的由来与节日习俗?传统文化节日习俗知识科普。

回答4:

元宵节的由来和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