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何谓漏斗胸
漏斗胸是胸前壁向内凹陷呈漏斗状的胸壁异常现象,是胸壁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型。发生率大约每300到1000位儿童中便有一位有漏斗胸,而男孩发生的机会比女孩高三到四倍。
2. 漏斗胸的临床表现
漏斗胸的原因不明,大多为偶发性,只有少数与家族遗传有关。漏斗胸属渐进式病变,在出生时可能就已存在,但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后才愈来愈明显。外型特徵为前胸凹陷,肩膀前伸,略带驼背及一个突出的上腹。
漏斗胸有时会因为压迫到心脏,而造成心脏输出之血流量降低、运动能力不足。呼吸时会限制胸部扩张,使肺功能降低。这些心肺功能的问题,在幼儿时期较少出现(少於10%有症状)。在步入青春期后,将逐渐明显,至少有40%产生症状。除了生理上异常外,患者在心理上也可能因为前胸凹陷,不敢露出上身,许多户外活动裹足不前(如游泳、打球、舞蹈等等),长期以往会呈现害羞、迟疑、畏缩等负面的人格特性。
3. 传统治疗方式(1990年以前之旧观念)
a. 评估
对漏斗胸基本评估,可能包括胸部X光摄影、心电图。很少人做肺功能测定、心脏超音波、甚至胸腔电脑断层。目前各医院尚无基本检验准则。
b. 轻症病患
轻微外表畸型而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时,不需要用手术来矫正者,父母应辅导小孩的心理建设,引导小孩不要以凹胸为耻,鼓励参与团体活动,来开扩小孩正常的成长及发展。另外一些复健活动例如举重、体操、伏地挺身等增加肩膀力量的运动,可以减少胸壁畸型的进一步恶化。
c. 较严重病患
如果胸部有较严重畸型,影响美观,或伴随心肺功能不正常影响到活动力时,应该接受胸壁整形手术的矫正。传统手术的方法是在胸前切开胸大肌、将向内凹变形的肋软骨切除,并保留软骨膜,以便软骨再生、同时将凹入的胸骨抬起壂高,使得下凹的胸壁变平坦。如果孩童期接受手术,因为肋软骨尚未骨化,手术后并发症会较少。反之,年纪越大才接受手术,除了增加手术困难度外,手术后可矫正的胸骨角度小,满意度也会较差。一般而言,漏斗胸可以观察到3岁左右。治疗黄金期是在五岁前后,十岁后治疗效果就变差。
d. 漏斗胸胸壁整形术后再发者
这些病人首次手术,已经有若干程度软骨、胸骨与胸壁肌肉之破坏。要再次矫正,无论并发症、外观改善效果、再发率都不理想。因此罕有再一次手术矫正者。
4. 传统治疗方式长期衍生之问题
较严重畸型接受手术的矫正后,约八、九成的患者术后都满意手术的初步结果。但是长期追踪下(五年至十年),再生之软骨并不如原来软骨柔软有弹性。很高比例患者再生之软骨发生硬骨化,胸大肌有纤维化之现象,这使得胸壁发育受影响。而且手术疤痕仍嫌太大(约20公分),这对女性更难接受。
其次,有些病人首次就诊时,年纪已经太大(国小高年级、国中、高中、甚至成年),不适合传统之胸壁整形术。即使勉强手术,外观改善效果通常较差,手术后漏斗胸再发率高。这使得许多初步错失治疗黄金期之患者,放弃进一步治疗之机会。
5. 新的治疗理念(2000年以后之新观念)
a. 评估
对漏斗胸基本评估,包括肺功能测定(10岁以上患者)、心电图、心脏超音波、及3-D胸壁电脑断层。这些检查涵盖了肺活量等肺脏功能之量化数据。对可能合并之心脏问题,心电图、心脏超音波可做出精密之判读。而3-D胸壁电脑断层则可计算胸壁横径与前后径比值(超过3.25者为重度漏斗胸)、肋骨现阶段发育模型、与肺容积呼气吸气变化值。这一切可以在治疗前后做一量化数据之客观比对。
b. 轻症病患
极轻微外表畸型而没有任何不舒服症状时,不需要用手术来矫正者,安排一些复健治疗。
c. 较严重病患
需接受手术的矫正者,医疗科技的趋向,在手术治疗上已经越来越朝向"微创″手术。目前在漏斗胸的治疗,由美国的Dr. Donald Nuss研发的胸腔镜导引下手术植入量身塑造的金属板(Pectus Bar)将胸骨凹陷往外推出来做矫正手术,已经取代了传统手术。所有向内凹变形的肋软骨也用金属板向外推出,但是没有任何肋骨被切除,也没有胸大肌之切开。此一金属板,需留置体内至少2至3年后再移除。在美国,此一手术已经有超过10年之经验,成绩斐然。2005年开始,卫生署已经核准此金属板在台湾使用。传统的胸壁畸型手术由於手术伤口大,肌肉软骨破坏多;而且手术时间需要四至六小时,出血多。至於现在所使用的微创手术,手术时间只要一至二小时,伤口小,出血少,肌肉软骨完整保留,而且住院天数也大为缩短。除了可改善心肺功能外,也可矫正胸骨及肋骨位置,在外表美观的问题上也能顾及,这点在女孩子尤其重要。
d. 漏斗胸胸壁整形术后再发者
Nuss的手术方式没有切除任何肋软骨,因此避免软骨之破坏;没有切开胸大肌,胸壁肌肉可以完整保留。对曾经手术后漏斗胸再发的病人,仍有相当优秀的治疗成绩。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年纪大一点的病人(国中、高中、甚至成年),由於此金属板张力良好,用来矫正过往不佳之手术结果,效果也十分出色。因此有愈来愈多之成年人或漏斗胸再发的病人来接受此种手术。此一结果,使得手术不再受限於年龄。
长期而言,没有软骨与胸大肌破坏的胸壁整形手术,当然避免了传统手术的一些弊端。
今年你多大呢?
买个扩胸器在家锻炼吧~就是中间装了5根弹簧链子的,每天坚持拉
不过,这个方法,在儿童时期(3岁左右)做效果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