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最有影响力的计算机、传播媒体以及形形色色高科技的信息处理系统,这个时代已经剥夺了我们辨别真和假、现实和想象的能力,我们不再能谈论这个世界,只能表述这个世界,我们被异化了。这是一个“拟仿(simulation)”的世界,它不与任何实在产生关系,它就是它自身的“纯粹拟像(simulacrum)”。以前的世界或多或少能适当地用形象来表现,是一个形象的世界,现在这个真实的世界离我们远去了,成了召唤幻境的世界。这个噩梦般的世界来源于我们正在经历的技术变革,文化产品得以被大批复制——藉电视和网络,迅速让人接受同样的信息。资本主义是这起变革的同道:“资本粉碎了在真和假、好和坏之间所作的区分,这是为了建立等价和交换的基本法则、其权力的铁定法则。”这样,我们面对的就是一个浮燥,肤浅,完全没有深度的世界,一种纯粹表面的“超真实”性:只有信息,连锁反应,空间的拟像,在那些空间中真实效果变成了嬉戏。
因为这个世界成了对真实的模拟,和真实脱离,真实消失,或者被边缘化。这样,我们所见到的“真实”就建立在一个贫瘠的荒漠上,没有真实的东西做基础。
这个世界里,网络和传媒主宰着创造他们的人类的命运,并且人类与这些“客体”的关系迟早会发生“倒转”——“不是我们看电视,而是电视看我们”。而这“倒转”发生之时,也就是“历史”终结之日。我们接受到的一切不过是信息流中的符号,一切都是可以由电脑进行复制的,而且总是“已经”被复制过的。没有什么是独特惟一的存在,过去可以是未来,而未来也可以正是过去。这不仅意味着我们没有栖身的过去,也无力创造自己的未来,一切都是已经被以二进制形式存贮的“程序”所决定的,人本身沦为一个计算过程中无关紧要的“参数”。
我觉得挺好,可以锻炼想象力和抽象思维。
有些人可能担心这样的符号表达会影响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我个人认为,符号是某种意思的表达,符号与语言之间存在联系,只要这种联系不断,在表达时就有从语言到符号的反映过程,应该会加强表达吧
我没研究过这些,以上言论只是个人想法,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符号也是一种文字。
流行的 只要不黄 不冒犯你 不失民族气节 不给国家丢脸
爱咋搞咋搞 这东西也不是咱中国发明的 是从韩日美那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