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读书,受益终生。
首先选择读什么书?各类出版社多如牛毛,选择有用的书,比如围绕学业、工作之类的书精读,提高能力;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经典图书,坚持看下去,比如喜好文学,可以读一读诗歌散文小说之类的经典之作,喜欢哲学历史,可以读一读冯友兰翦伯赞吕思勉等人的著作。文化快餐,如于丹、易中天、袁腾飞之类的书看看其实也不错,百家讲坛上的一些教授的作品,老少皆宜,有学术性有趣味性。
列一个书单,不管是为了提高学识、提升技能,还是为了娱乐身心、提升素养,都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计划,大致的书单。
2、静心读书不容易。
现在多元化的社会,多种生活方式,各种诱惑,能够静下心来读几本书确实需要毅力。
第一是要拒绝一些不必要的应酬交际,踏踏实实坐下来看书,最好能做一点笔记,每天搞一两个小时,长期坚持,肯定大有收益。
第二是自我创造环境,有时候要甘于坐冷板凳,拒绝那些热热闹闹、其实空虚空洞的活动要定力,孤独一些,才能有独立思考的空间。可以在自己的屋内,也可以到教室、图书馆、书店去阅读,或者公园一角,有时候大家都在阅读学习,反而能够逼迫自己静下来看书。
第三是交几个情趣高尚、爱好学习的朋友,进入一些学习学术交流的圈子论坛。哪怕为了考证,为了升学,为了求职的充电式功力学习也好,或者有共同的爱好,为了学识交流,开拓视野的读书也好,这些圈子,这些朋友,能够带给你正能量,也能促使自己多读一点书,积累自己的学识和本领。
3、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养成读书的习惯,长期坚持,你的知识面,气质,能力,综合素质,潜移默化地都有了提升,最终可以说受益终生。
爱学习,爱读书,读好书,是一个人成长的节奏,也是成就一个人的前奏。
浅谈怎样看更多的书?
去年我在新年誓愿里给阅读定下的计划是:
”明年我计划看150本书。明年可阅读的自由时间一定锐减,想保持和今年一样的数量就必须狠命提高阅读效率。”阅读DNA帮我统计了,截止到今天为止,我共读过216本书。我看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
“你怎么能看那么多的书?”
上次有一个人说,你读书速度快,估计一目十行。我回答他:“真实情况是,我看书的时间是你的八倍而已。你看电视的时候我看书,你聊天的时候我看书,你玩愤怒的小鸟的时候我看书,你谈恋爱的时候我看书,你睡懒觉的时候我看书…”
“看那么多书又怎么样?”
先要说的是,看书数量多并不一定代表什么。的确有很多人看完了就看完了,一个人看很多书不一定代表这个人他学识就更丰富、能力就更强、智识水平就更高。
但是无论看报纸还是看杂志都不能替代读书,更不用说看网络上的新闻和信息了。每一本好书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它不是碎片化的,它也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如阿北说的:一个月不刷时间线,发现几乎什么都没有错过,但是如果一个月不读书,就会失去很多;而且很多时候你看一本书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的想,我要是早几年看到这本书就好了!
真的,无论你对任何东西感兴趣,都一定已经有人写了一些超级棒的书来让你深入了解它了。如果你觉得你对什么书都不感兴趣,也许是因为你对什么事情都不够感兴趣。那么问题就不是在书上了,而是在寻找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了。
“看书为的是什么?”
其实我看书并不算很快,我的完美主义在阅读上的表现就是,以前我每本书都必须从头读到尾,还要把重要的点和段落都记录下来。很多人读小说非常快,走马观花看故事情节,但我一读小说更是慢,不时停下来研究写作技巧、学习用词等等。/div>
以前我阅读慢的最大原因是,我在看一本书之前不知道我看这本书为的是什么,我到底要从这本书中学到什么,所以我不知道在阅读过程中进行80/20的选取——不知道哪些领域和哪些书要侧重,哪些领域和书可以浅尝一下;不知道什么地方应该速读甚至跳读,什么地方应该精读。现在我每看一本书之前都会认真想想,这本书到底能给我带来什么,我对它的期望什么,我看的时候是要学什么。所以现在我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了。有舍才有得。
“我有一堆没有看完的书怎么办?”
有的人说,我的床头堆着十本没有看完的书,每本都看一点而且不知道如何选择怎么办?
我现在也不会像以前一样一定要看完一整本书才善罢甘休了,如果一本书我真的不喜欢,我会坚持看一半的页数,如果还不喜欢,我就扔开了。这是我自己给自己设的一个线,有了这个线之后再做选择就很容易了。你可以给自己设一个线。还有一些畅销书,它全本书用一页纸就能说清楚的,我就只看别人记录的笔记。因为我知道我的阅读时间是宝贵的,多花半个小时来读这本书就意味着我看其它更好的书的时间就少了半小时。
“我要减少我看书的数量,因为我消化不过来了”
一个人看书的数量的确不代表什么。但是,绝大部分人其实是看书太少了,而不是看书太多了。
如果你觉得你看过的书不能被消化,是因为你应用得太少了。也许是你的工作或者生活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你没有发现能够应用知识的地方,设想一个高中生看一本书和一个工作了十年的人看一本书,他们对书的理解和应用当然会有很大差距。
你边看书就应该边想,“我怎么可以应用这个?” “这和我的生活还有工作有任何相关的地方吗?” 如果你看任何一本书以及任何一个知识点的时候都能认真的想一想这个问题,你获得的会多得多。比如我之前看到一个心理学的知识点,峰值和尾值理论,我发现它能应用到各个领域——西餐中餐、电影作品、互联网产品......
“我看书太杂了”
刚增加阅读量的时候怎么挑书呢?一是可以靠你的朋友的推荐,二是可以按你感兴趣的领域和关键词来搜索找到评分和评价都不错的书,这个可以在豆瓣和amazon上完成。
同主题阅读也很重要。虽然我看了两百多本书,实际上我看书是很挑领域的。如果我确定了一个领域是我想深入学习的大主题,我会看那个领域的很多书。其实看一个领域的书超过五本就已经有非常大的覆盖面了。你知道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的;哪些写得好,哪些很一般。多看一本的同时也是在复习上一本,同时在原有的知识系统上继续添砖加瓦。
“我没时间看书”
我一个朋友,他工作日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11点到家,洗漱一下就12点了,但是,但是他每天晚上看书到一两点。 还有人还好意思说没有时间看书??得了吧。
我不喜欢别人说“我没有时间做###”。如果一个人说他没有钱,我可以理解。但是每个人都有时间。每个人每天都有二十四小时。如果你说你没有时间,你只是不够重视它,没有给它分配更多的时间而已。如果你很重视它,但是你由于拖延症等各种原因不去做,还是因为你不够重视它。所以不要再说什么我没有时间看书这种话了,还不如直接说“我觉得看书对我来说不重要”。
“我是真的没有时间看书...”
David和我说,“我是真的没有时间看书啊”,然后我说“我有一个朋友,他工作日每天从早上8点工作到晚上10点,11点到家..."
结果他说,“我真希望我每天只要从早上工作到晚上10点。” 他从9月份开始每天4点半到6点起床,然后晚上2点之前睡的日子可以用一只手数出来...他在飞机上和火车上都是在工作,只有在休息间隙和走路的时候看一小会儿书(走路是怎么看书的??),他说他非常希望洗澡的时候可以看书,不过那样太难了...
于是我和他说,以后我每个星期帮他看一本书,然后整理一个30分钟之内可以看完的书摘,美名其曰Ying's Digest。他也说了,如果他能有意识的挤时间的话,每个星期半小时看书时间还是有的。
文章来源--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网
养成读书的习惯,但好的习惯不容易养成,特别是今天浮躁的世界,静下心来看书,是比较困难的,只有从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入手,在环境比较安静的,适合读书的地方,比如图书馆,书店。
下电子书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