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写作文都需要很长时间,怎么办

2025-03-29 02:12:30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留心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把你印象深刻的人、事、物,以及你感兴趣的人、是、物记录下来,作为日记、周记.养成写周记、日记的习惯,一开始哪怕是记流水账也没关系,最重要的是记下那些人、事、物.这些日记、周记可以作为你以后写作文的素材,有用得上的就可以直接拿来用了.
2、没事就多翻翻词典,多积累一些辞藻,抄录下来,写作为的时候可以用得上.
3、多看看名家名作(建议一开始看一些短篇的文章,比如杂文、微型小说等等),学习里面的行文结构、遣词造句的方法等等,把好词好句抄录下来,写作文是可以引用这些好词好句,还可以模仿这些名作的行文结构、遣词造句的方法.

回答2:

其实想要写好高中作文,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阅读,因为当阅读量不断地累计,你眼中原本晦暗的事物一一明亮起来,最终“酒不醉人人自醉”,哪怕面对枯燥的生活。
1、你得先有一个道理。
你对问题有一个自己的看法,或说判断、结论,这个看法、判断、结论,就是道理。
首先要通过分析来把自己的道理提炼出来,旗帜鲜明地凝练一句话,形成一个鲜明的判断。道理、判断,在论述类文章里叫论点。你得先有论点且有的有“道理”。吴炳忠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在逻辑学上,论点就是真实性需要加以证实的判断。它是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它是整个论证过程的中心,担负着回答“论证什么”的任务,明确地表示着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它是一个意思明确的表判断的陈述句。
2、 借助事例讲道理。
这是最常见的,这个在议论类文章里叫举例子,大家都明白。但是,叙事后揭示事例中包含的普遍道理是必须的,即分析论据。
3、 借助理论讲道理。
理论本身是有道理的,因为它凝聚了许多代人的智慧。论证方法上叫引证。有人光“引”不“证”,那是不行的,“证”就是要对其阐述、说明、解释等,与论点扣合。
4、讲道理要有逻辑。
不讲逻辑的讲道理,是不会令人信服的。逻辑指的是思维的规律和规则,逻辑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论证要讲规则,要揭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因果逻辑关系。
5、学会“质疑”。
道理是一个判断,这个判断是否正确,不光你自己承认正确,还需别人也承认是正确的,那么,写文章时,你就得“质疑”,向内质疑自己的判断,看看有没有漏洞,向外,即站在他人立场上,看看有没有反例;有没有疑问,而后针对它,答惑解疑,体现论证的全面性。
6、 学会反思。
有个概念叫反思平衡,它强调,最实质性的论证是在理论与常识之间,在你的观点与我的观点之间形成一个认知,要基于常识思考理论,又用理论修正常识,最后理论与常识之间达成一个相对比较接近,比较一致的观点,这样的结论就是站得住脚的:既不单纯从常识出发,也不单纯从理论出发。因为常识、理论都会有局限性。
另一个概念叫重叠共识。同样一个观点,完全可以是基于不同的理由来形成的共识。讲道理,可以邀请观众、听众、读者等参与进来,《六国论》中的“或曰”就是这种意识,常说的“读者意识”,其实是把我的见识与读者的见识进行一下平衡,一种反思的平衡,最后达成结论。就是让读者把我的结论接受下来了,最后达成一种重叠共识。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达成共识,而不是仅仅“批判”。
7、 学会思辨。
读者的观点、我的观点,正面的观点、反面的观点不断的交锋、辨析、融合就是一种思辨。常识与理论,我与你的交锋、辨析、融合也是一种思辨。
思辨、辩证是识别一个人认识高度的一把尺子。
8、 论证要讲情感。
除了讲逻辑,情感的感染力也是一种论证方式。当你讲到家庭、社会那些人们普遍认为对的东西的时候,当你讲到德性、人性那些最基本的东西的时候,当你讲到下一代(孩子)、未来的时候,人们的情感是会被打动的,会觉得你讲得有道理,最后总会形成一种共识。
论述类文章为了增强文章的表现力,有时是可以运用很感性、很形象的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进行行文的。例如,《与陈伯之书》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毛泽东的《别了,司徒雷登》里也有精彩的描写、抒情。有的人主张绝对的议论性,其实未必然。
讲道理有三种方式:道德(性格)的感召力,情感的感染力,逻辑(理性)的说服力。
9、用矛盾分析法学会论辩。
自己讲道理,同时也让别人讲道理。这是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标志。我们讲道理是让别人听道理,更应该让别人也讲道理,允许自己讲道理,更应该允许别人讲道理,最后达成共识。这就是论辩。
论辩是因为有矛盾,对立统一的双方最终的结果是要么克服(一方胜一方败)、要么融合(双方观点不同,论辩后二合一)、要么同归于尽。文章中的论辩常常是融合,因为两者观点互有对方的一部分因素,都有一定的合理性,即相互渗透。吴炳忠
分析性文章的分析,说到底就是抓住矛盾,分析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看问题、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10、讲道理要有张力。
有张力,就是要“虚实结合”。虚是指说明道理、抒发情感,而实则指举实例、引依据。运用虚实思维就是把抽象的哲理和人生体验与现实生活的具象有机地糅合于一体。实是基础,是理趣产生的根本,虚是提升,是凝旨,是揭示具象内含的本质。要做到“以虚统实,以实带虚”。
议论类文章就是就实论虚、就事论理。说现象,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得出符合逻辑的、富有哲理性的结论来,令人心服口服,信之、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