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和大家聊了关于喝茶解酒的问题,是从喝茶的禁忌来看,目的是明白喝茶的正确观念:过犹不及,就像喝酒一样,切忌贪杯。
还记得语文课本上学习过的一篇古文《扁鹊见蔡桓公》吗?最终扁鹊摇摇头说:“病在皮肤里,用热敷可治;病在肌肉里,针灸可以去病;病在肠胃里,还可以用清火的药剂抢救;病入骨髓,那是注定要死,无可挽救了。现在桓公屡次拒绝医治,已病入骨髓,我也无能为力喽!”
这个故事正印证了《黄帝内经》中的 “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而这个上医者恰恰就是时刻关注自己的人——只有自己。今天为什么要和大家引出这个话题呢?因为只有自己拥有了正确的思想认知,行动上才能避免少走弯路。今天就来和大家聊聊以下这三类人喝茶需谨慎的思想意识。
1、 缺铁性贫血的人,喝茶需谨慎
茶叶中的鞣酸与铁会发生络合反应,在消化道内形成不溶解的鞣酸铁,会抑制我们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如果铁吸收不好会导致贫血,因此贫血的病人喝茶需要小心;
这也正是女性茶友们,在月经前后以及月经期注意谨慎喝茶的一个主要原因。因为女性来经期间,如果贫血了,那么腹部会疼痛难忍,这绝非是一碗红糖姜水能起作用的。有时会痛到冒冷汗的地步。
2、 神经衰弱的人群和心脏病人群,喝茶需谨慎
茶中的咖啡因能使人兴奋,会使心跳加快,引起基础代谢增高,加重失眠及心脏的负担。
3、有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喝茶需谨慎
我们来听听戴光强教授的意见,胃溃疡包括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是由于胃酸过多,造成了胃黏膜可能有发生溃疡,喝浓茶是形成胃溃疡的其中一个原因。喝浓茶之后中枢神经兴奋,中枢神经兴奋会加强胃的活动,同时胃酸蠕动的也增加。尤其是急性发作的时候,喝茶就更要注意了,切勿喝浓茶,可以稍微喝点淡茶。
我们知道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成因当中,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对于茶来说是敏感的,如果我们喝点淡茶(不影响胃酸的分泌,或者影响不大的情况下)茶叶里面的有关成分可以抑制甚至杀灭幽门螺杆菌。如果不是急性发作的时候适当的喝点淡茶,还是有利于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你记住这三类人了吗?接下来用自己是上医者的角度审视一下自己,是否是属于喝茶需谨慎的类型,如果不是,那么恭喜你,可以放心饮茶了。如果是,那么也恭喜你,学习了相关知识,又成功的避免成为下一个蔡恒公。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一起分享健康饮茶的经验
学着喝茶
日子可以继续繁忙而普通
但心一定会慢慢的精致
把喝茶当做一种习惯
精致也会成为日子的常态
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曾经说过:“茶是大自然给人类的最好饮料。”
茶不仅具有营养价值,还具有许多药理保健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人都可以饮茶,有8种人就要“望茶却步”。这8种人是:
(1)贫血患者。茶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
(2)神经衰弱或失眠症患者。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有着明显的兴奋作用。饮茶尤其是饮浓茶,会使^脑处于一种过度兴奋状态而得不到休息。
(3)痛风病患者。鞣酸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因而痛风患者不宜饮茶,更不宜饮泡得过久的茶。
(4)高血压或心脏病患者。茶叶中含有的咖啡碱能对人体产生兴奋作用,而这种兴奋过程会影响到机体生理活动。
(5)泌尿系统结石患者。茶叶中含有较多的草酸,易与其他物质形成结石,从而加重病情。
(6)缺钙的人或骨折患者。茶叶中的生物碱类物质会抑制十二指肠对钙质的吸收,同时,还能促使体内钙的排出,使人体钙质少进多出,导致缺钙和骨质疏松,使骨折患者难以康复。
(7)便秘患者。茶叶的茶多酚类物质对胃肠黏膜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因而影响了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使大便干结,引起便秘或加重便秘。
(8)胃溃疡患者。人的胃里有一种能抑制胃壁细胞分泌胃酸的磷酸二酯酶,而茶叶中的茶碱会降低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分泌大量胃酸加重溃疡症状。
温馨小贴士
酒醉后,有人常用浓茶来解酒,这种方法是不对的。茶叶中含有咖啡碱,它与酒精结合反而会加重醉酒人的痛苦。所以,解酒不要用浓茶。
喝茶虽好,但这3类人不适合饮用,小心越喝越上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