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急急急
2025-05-06 16:34: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这首小诗不事艺术形象上的雕琢,而是以情胜。以悲天悯人的情绪来感染读者。让读者从所描绘的事物中,自行去观察、体会、思索、判断,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完全符合诗贵含蓄的创作之旨的。
这首小诗,语言朴素,感情强烈,真实感人。范仲淹写有《岳阳楼记》,写有小诗《江上渔者》,也写有《渔家傲》词(“将军白发征夫泪”)寄托深远。他是从多方面来关心民间疾苦表现了一种可贵的民主主义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文人中,这是值得称赞的。
味美肉鲜的鲈鱼,是渔人驾着一叶扁舟,搏风斗浪,“出没风波里”捕捞得来。世间一切美好的东西,同鲈鱼一样,都离不开辛勤的劳动,大至巍巍宫殿,小至
一针一线,哪一样不凝结着劳动者的智慧和汗水。而越美好的东西,越要付出更辛勤的劳动去创造。
《江上渔者》是北宋前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代表作。他的诗体现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这首诗通过对在江边所见场面的描写,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和诗人对人情世态的思索,诗短小,却耐人寻味。 首句写江岸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们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是都爱品尝鲈鱼,因为它味美肉滑,然而作者笔锋一转,后两句将人们的视线引向水面。向读者展示了以下一番景象:起伏的大海中,一只小船,船上的渔夫正在撒网捕鱼,那小小的渔船在波浪中飘摇颠簸,忽隐忽现,真叫人触目惊心啊!这只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的小船提醒人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鲈鱼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夫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
“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主旨所在,品尝美味要有人付出艰辛,寓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是如此,当你享受快乐,感受幸福的时候,不要忘了别人为之所付出的努力与牺牲,要心存一份感激与理解!这是人与人相处之道,可以创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这首语言朴实的小诗充分证明了诗人是一个有同情心,善解人意的人,他是一个博爱的人道主义者。在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此诗更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人世间的温情和关爱永远是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纽带。
这首诗之所以你流传于后世,千古流芳,我想不仅在于它形象生动的描写,更在于其以小见大,发人深省的思想内涵。

回答2:

这首小诗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危境与艰辛。通过反映渔民劳作的艰苦,希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体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表达了诗人对广大劳动人民勤劳与辛苦的同情与感慨之情

回答3:

<<江上渔者>>
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

今译: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

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您请看看一叶小扁舟,

出了风口又入波浪里。

〔注释〕

1.渔者:捕鱼的人。

2.但:只。爱:喜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 味道鲜美的鱼。

3.君:你。一叶舟:像飘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4.出没:忽隐忽现。

〔简析〕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牵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诗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风波”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

回答4:

表达了诗人对捕鱼人疾苦的同情,表达了渔民劳作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