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生演替概念

2025-05-05 10:13:09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在这样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回答2:

这是个专有名词。原生字面解释就是,比初生更原始。在植物中,有初生组织,也有原生组织,原生组织比初生组织更原始。在动物类群中,有原生动物门,是最原始的动物类群。
1863年,美国的Thorean对美国东北林区森林砍伐后的植被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之后,他提出了“森林演替”的概念。但直到19世纪末,这一早期的概念才被美国的植物学家Cowles和Clements发展成为一个正式的生态学概念—— 植被演替Ⅲ ,从
此,有关植被演替的研究成为生态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部分之一。根据发生环境的差异,植被演替可分为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相比,原生演替的速度要缓慢得多。同时,原生裸
地一般都是在特殊的气候或地质条件下形成,容易获得的原生演替的事例相对较少,所以,对植被原生演替的研究也很少。,由于原生裸地更少受到人为因素和历
史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原生演替的研究中更容易了解自然状况下植被发生发展的规律,并且由于原生演替早期阶段的生物关系
较为简单,在研究特定生物之间的关系时更容易排除其他生物的影响。

回答3:

你好,
当某个群落受到洪水.火灾或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干扰,该群落中的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时所形成的裸地,称为次生裸地。在次生裸地上开始的生物演替,称为次生演替(secondary succession)。次生演替发生在次生裸地上。次生演替植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