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嘿!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就是月呀!我有一个姐姐叫"年",还有一个妹妹名叫"日"。别看我们小,但我们的本领可大了。姐姐"年",平年全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妹妹呢说今天有多少日就是它了。现在来说说我吧!我有一个响亮又好听的名字,你们也知道了。我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我还有一个特殊月叫闰月。在2月,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天。那姐姐的闰年和我的2月是怎么出来的呢就是:"我们居住的地球是绕着太阳旋转的,地球绕太阳转一圈需要365天48分46秒,叫平年。这样,每过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一天来,把这一天加在2月里,这一年有366天,叫做闰年,我国古代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零1/4天"。现在你们知道了吧。对了,如果你忘了大月有哪几个月,你就背一下这个顺口溜:"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看,我们三姐妹的作用不小吧! 每逢春节,街上便会人山人海,于是一些骗子便想出了一些骗人的把戏来骗人,比如:像圆盘赌物。 道具非常简单,在一块木板上画一个大圆,大圆中心用钉子固定一根可以转动的指针。大圆被分成24个相等的格,格内的针可以转,格内分别写着1—24个相等的数,在单数格中没有值钱的,而双数中差不多都是值钱的。 玩法也很简单,把指针先拨到1,然后你拨动指针,指针就开始旋转,最后停在某个格内,接着再按着指针所在的格上标的数,再把指针拨动,N-1格,N是格子上所标的数。 这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数学游戏,其实你无论拨到哪格,只能吃亏,不能得利。因为当指针转到奇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奇数-1=偶数,奇数+偶数只等于奇数,所以不可能转到偶数格上,就得不到值钱的东西,假如指针转到偶数格上,拨动的格数便是偶数-1=奇数,奇数+偶数=奇数,还不能得到值钱的东西。(见你系我兄弟 ^_^) 爸爸有抽烟的习惯,我常常叫他戒烟,可他不听。今天我跟爸爸算了一笔账:他每天抽一盒“红双喜”,一盒10元,一年365日,一共用了3650元。抽烟也影响身体,买药花了300多元。这样,爸爸一年抽烟和买药一共花了4000多元。爸爸说:“我要马上戒烟了!” 这是蓬江区江华小学的同学写的一则“数学日记”。近日,记者怀着极大的兴趣采访了江华小学的老师和学生。 许多同学都在写“数学日记” “数学日记”,就是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写进日记里。那么,江华小学的“数学日记”是怎样产生的呢?据了解,一次,该校的一位数学老师看杂志的时候,突然想:如果可以把学数学的过程写成日记,是不是可以投稿呢?不久,她便开始行动起来,让自己班的学生尝试写“数学日记”,后来,她又将经验推广到学校的其他班级。现在,江华小学许多班级的同学都在写“数学日记”了。 该校二(2)班的李老师说,“数学日记”受到了同学们的欢迎。“数学日记”跟平常的日记不一样,同学们只要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清楚问题便可以了,所以,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写他们的“数学日记”。据李老师介绍,数学问题无处不在,生活中到处可见,写“数学日记”可以让同学们根据课堂所学,在生活中找到形象的例子,随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数学的敏感性,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同学们在写日记的时候,还能够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使语文、数学相得益彰。对学生所写的每篇“数学日记”,老师都会进行批注。李老师说,在阅读“数学日记”时就像是和同学们交流,能了解同学们的所思、所想、所学,所以,她非常喜欢阅读同学们的“数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