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会聚形成的像是实像,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虚线)会聚形成的像是虚像。
而且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实像可以。
反射定律
不论是透明物体还是不透明物体,都要反射一部分射到它表面上的光.实验证明,光在反射时遵循如下的规律:
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这就是我们在初中学过的反射定律.根据这个定律可以知道,如果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到反射面上,它就要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所以,在反射现象里,光路是可逆的.
有一些物体的表面,如镜面、高度抛光的金属表面、平静的水面等,它们受到平行光的照射时,反射光也是平行的.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所以,在镜面反射中,反射光向着一个方向,其他方向上没有反射光线.
大多数物体的表面是粗糙的,不光滑的,即使受到平行光的照射,也向各个方向反射光.这种反射称为漫反射(图7-10).借助于漫反射,我们才能从各个方向看到被照明的物体,把它跟周围的物体区别开来.
平面镜
我们每天照镜子,从镜子里可以看到自己的像.日常生活里用的镜子,表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平面镜形成的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总是正立的.
平面镜是怎样成像的呢?
图7-11甲中的直线AB表示同纸面垂直的平面镜,点S表示物体上的一点.从S出发画出两条光线,其中一条光线SA与AB垂直,这条光线在A点沿AS的方向被反射回去;另一条光线SB在B点的反射光线是BC.两条反射光线沿反方向延长交于镜面后方的一点S′.根据反射定律和平面几何的知识,图7-11甲中的SBS′是等腰三角形,所以有S′A=SA.
我们在得出
S′A=SA时,并没有特别规定光线SB的入射角i的大小.不论i取什么值,点B的位置怎样改变,三角形SBS′总是等腰的,并且S′A总是等于SA.
光源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像在镜面的后方,位于由光源向镜面所做垂线的延长线上,离镜面的距离等于光源与镜面的距离.对于平面镜来说是对称的.在镜前方的观察者看来,虽然好像在镜子后面像处有一个发光点,但是实际上这样的发光点并不存在,所以这个像叫虚像.
光的折射可以成实像,也可能是虚像
比如水里的鱼就是虚像,而光学照相机就是实像
反射一定是
虚像,折射可能是虚像,也可能是实像。能显示在光屏上的都是实像,能用眼睛看到,但是在你看到的位置放上光屏,上面没有像的,是虚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