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地看待当前年轻人的消费观?

2025-05-01 08:22:07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答:随着近几年物质条件的改善,当下年轻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渐趋热切。

然而,高消费的“精致生活”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超出了自身实际消费水平,过度追求“精致生活”掩盖下的预消费,提前消费,信贷,网贷无孔不入的透支钱包,掏空身心,侵蚀灵魂。

网上有个词很火,叫做“精致穷”。简单来说,就是收入不高,消费很高。

即使是租房,我也要租个像样的单身公寓;买手机,新款发行一定要入手;吃冰淇淋,一定要吃哈根达斯;吃面包,非“全麦”不碰;选服装,一定要设计款……

“精致穷”意思是虽然赚得不多,但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追求精致,为了自己所向往的生活和喜欢的东西变穷,穷得明明白白,也活得开心闪亮。

其实,精致生活本身没有错,谁都有资格想要过上更优质、更体面的生活。精致这个词本身并没有贬义,重点在于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精致这个问题。

如果你的精致是在靠入不敷出的工资,借网贷还不上或是压迫父母的前提,那你的精致就是精致穷,穷讲究。

如果你的精致是在投资自己,使自己变得更优秀的话,那你的精致就会变得富有,变得更有意义。

人性是贪婪的,如果追求“品质生活”的方向,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是生存在这个社会中的必修课,贪婪越多可能就会让你失去的越多。

社会上普遍流行一种观点:“越爱花钱的人越有钱,越节省的人越穷”。尤其是那些收入有限,花钱无限的人更加视这句话为真理。

人民日报曾报道:中国18到40岁的年轻一代,对于提前消费有着前所未有的热情,根据调查,中国年轻一代身上所背的负债,可以达到他们收入的很多倍。

有一个女性朋友,不论什么时候都将自己打扮得光鲜亮丽,不管是衣服还是鞋子,一定会选择当季最新的款式,其中大部分东西,已经超出了购买能力,甚至可能一个月都吃不上饭。

她说她喜欢追求完美的生活,大学刚毕业,她就结婚了,豪房名车,过上了所有女生羡慕的生活。

没过几年,再见的时候,像突然变了一个人,一脸沧桑,眉宇间少了些许生气,原来当年硬着头皮买下的宝马,已将大部分家当用光,还有每个月的房贷和汽车保养费。

这些年来,顾不得打扮和买衣服,一个人的蜕变还真就猝不及防,名牌虽然好,但不一定属于你,生活的精致不是靠你的外在装备来体现,更多是你由内而外散发的气质,你不能把透支,总是当成人生的常态啊!

记得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出身不错的女人,即便在家道中落,替父还债的时候,仍会每天,穿上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用筷子把盘好的头发束起,在租来的小房间里,给自己泡一杯热腾腾的茶。

她说:“只有这样她才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女人,这就是一个女人的价值观,与贫穷无关”。

花几十块钱搭配一身衣服并不丢人,只要它是适合自己的,哪怕不是名牌又有何妨,追求品质生活的人,是爱自己的,可能暂时买不起昂贵的衣服和包包,但每一次购置,是会将原本简单的生活过出自己的情调。

贫穷不会让你的梦想贬值,梦想也不会因出身而变得廉价。

在追求精致前,可以先问问自己,是否具备这样的能力,然后再评估一下追求这样的精致能为自己带来什么,只有通过奋斗和拼搏,为自己创造出来的才是真正的精致生活。

回答2:

我觉得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真的挺不好的,这种超前的消费其实会给人带来很大的压迫感,所以我觉得这种消费观确实要好好的转变一下。

回答3:

社会进步发展了,当代年轻人的消费观念也在变化,挣钱就是为了消费,为了过上好日子,为了存钱而不消费,那么也就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回答4:

有很多人说现在的年轻人消费观没救了,但对于年轻人来说现在的消费行为本身就没问题,自己努力工作,就是为了让生活过得更舒服,消费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挣了钱死抠的不花,那挣钱也没动力。如果人人都死抠的钱不花,社会的经济流转也会停滞,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所以消费不是坏事,按需消费还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