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刚巧写过一篇关于这个的短文,所以可以回答你的问题。在写短文之前,我在网上做了一些调查,正面和反面的都有,你所列举的那些都是事实,也正是如此,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扑朔迷离。
其实,认定一个政治体制是民主还是独裁,要看你所依据的准则。这些准则都是主观的,却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借鉴了四条准则:自由公正的选举、公开负责的政府、人民的政治权利和一个民主社会。
首先,新加坡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有选举,平均每四到五年举办一次。但是过去半个世纪多的每次选举皆以人民行动党(PAP)的压倒性胜利告终。PAP作为执政党,被曝出曾压迫反对党领袖,或是将反对党成员送去专门机构,或是以诽谤罪对他们进行起诉使他们面临财政危机,因此对反对党成为形成一种威胁。由于这种长期的“一党执政”现象,许多国际机构因此不认可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是民主的。
再让我们看看第二个准则。在新加坡,其实立法、执法、和政府并未真正做到“三权分立".就以近年来的部长增长薪水这一事件来看,也是政府直接宣布的。2007年,政府宣布部长薪金增长百分之六十左右,平均每个部长的薪金高达一百九十万新元(约九百五十万人民币)。这势必引发争议。对此,政府的借口是”我们不怕人才不加入我们,而担心他们(因为薪水问题)离开”。那么所谓的公共服务的意识又哪里去了呢?当然,单单这一个实例是不足以以一概全,但它也能折射出新政府并非如此公开负责。
第三,新加坡人民的政治权利是有限的。五人及以上的具有政治目的的集会就被视作非法集会。所有游行都必须经过政府批准。新加坡的《内部安全法》还赋予政府不经审讯逮捕、拘留作出反政府行为的人的权力。曾有人被拘留长达23年而不被寄予被审讯的权利。
当然,新加坡经济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人均GDP在亚洲近排在日本之后,达到31,000美元。新加坡也是最廉洁的国家之一,透明国际组织(反贪污组织)曾将新加坡排在廉洁榜的第四名。新加坡也把大笔开支投入在教育上,因此教育系统成熟又有效。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从2011年的选举上,也能看出,支持反对党(特指新加坡民主党SDP)的人数又增加了。
但是说到底新加坡的政治体制还是“权威政治”或是“专制的民主”。她还无法达到西方的那种民主体制。民主前路漫漫,但是从一些细节上,我们可以看出,新加坡已迈出通往民主的关键性的一步。
以上为个人拙见,仅供参考,希望能对你的思考有益。当然,因为评定民主的那些条件都是主观的,所以不同的准则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
新加坡政治制度是按照威斯敏斯特式议会民主模式建立的,然而这种政治模式运作的重要基础
之一是两大党的对抗体制,而在新加坡却是人民行动党长期一党主导,所以从这个角度说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源于西方国家,但又不同于西方国家。
在国际政治体制中,新加坡的政治体制是一种颇具特色的制度,这个制度是由在新加坡国人心目中德高望重的资政李光耀所创建的,这个制度的基本特点是,运用执政党历史上形成的权威资源,通过对政治资源、经济财政资源与社会资源近乎垄断的控制,通过对程序立法的精心设计,以及经过对选战策略的一系列精巧的技术性安排与处理,从而把反对党的活动有效地限制在对执政党不可能造成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挑战的范围内。这样,新加坡一方面既可以实行国际上通行的多元民主,成为多元民主大家族的一员,另一方面,又能保持执政党的长期执政,保持着持续政治稳定与经济繁荣的历史纪录。这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正因为如此,有些政治学者把新加坡的政治模式称之为“选举权威主义”:一方面新加坡政治体制具有所有多元民主政体的基本选举程序与法律制度,另一方面又成功地享有了权威主义的政治权势。可以说,是一种介乎于权威主义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特殊政体模式。它是一种在多元选举制外壳下的权威政治,或者说是一种在权威性的政治资源垄断下的民主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