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烟花三月的意思

要详细点
2025-02-26 01:53:5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烟花三月:就是代指春天。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代诗人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释义】
  1、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昌黄鹄矶,背靠蛇山,俯临长江,雄伟壮观。
  2、之:往,去。
  3、广陵:扬州的旧名。
  4、故人:老朋友。(指孟浩然)
  5、西辞:黄鹤楼在广陵的西面,在黄鹤楼辞别去广陵,所以说“西辞”。
  6、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7、下:沿江顺流而下。
  8、尽:消失。
  9、唯见:只能见到。
  10、天际:天边。

  译文:

  春光灿烂,知心朋友扬帆启程,诗人站在楼上,凝望孤帆渐渐远去,直到它完全隐没在青天绿水之中。最后只见滚滚江水流向天边,诗人的感情也随着江流而起伏。

  【赏析】

  名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这两句叙述友人顺江东下扬州的情形,“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诗人送别朋友时的惆怅情绪淡淡寺流露了出来。后两句着意描写友人“西辞”,一片孤帆,伴着诗人的朋友漂向水天相连的远方,直至帆影消失在碧空尽头,诗人却仍伫立楼头,凝眸远望,不愿离去。诗中没一个字说到离愁别思,但字里行间却分明流露出朋友远去的惆怅与留恋。在诗人笔下,深厚的感情寓于动人的景物描绘之中,情与景达到了高度完美的融合。
  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漫游天下名山名城,本是性格开放的盛唐文人的风尚,寓居湖北安陆的青年李白,早就有一番“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的旅游经历。因此他在武昌名楼——黄鹤楼,送别诗界名士——孟浩然,去游历江左名城——扬州(古时称为广陵),面对着把名楼、名士、名城联系在一起的“三名兼备”的旅游盛事,他诗情勃发,对世界的感觉是色彩明丽的,浑无丝毫感伤。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李白不是有过一个“梦笔生花”的故事吗?想不到作为他的天才之象征的做梦中笔头生花,竟生成了送别时的三月烟花,赢得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天空也被明丽的世界感觉所感动了,它变得一碧如洗的空明,在它底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何尝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它牵引着的是海阔天空的生命向往。生命如流水,别情如流水,无限关注依恋的眼光追随着消失在视野之外的孤帆远影,也就化作水天与共,千古长存的长江巨流了。名楼送名士赴名城的一瞬而永恒的情景,便成了盛唐诗人的旅游豪兴的诗化象征。

回答2:

《送孟浩然之广陵》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这首七言诗描写的是桃花盛开的阳光明
媚的春天里李白送别好友孟浩然时的情景,表达了好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
情。“之广陵”就是到广陵(今扬州)去。
“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西辞黄鹤楼:
黄鹤楼的故址在湖北武昌蛇山黄鹄矶上。孟浩然由西向东行,所以说“西
辞”。全句意思:作者在黄鹤楼与老朋友辞别。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指春天里,柳如烟、花似锦,一片春光
明媚。全句意思:在春光明媚的三月,老朋友乘坐着船顺流直下到扬州去。
“孤帆远影碧空尽,”孤帆:孤独的一条船。碧空:天气晴朗的天空。
全句意思:朋友乘坐的一条小船逐渐远去,远望去,好像消失在一片晴朗 
的天空里。
“惟见长江天际流。”惟:只。天际:天边。全句意思:只看见浩荡
的长江水,滚滚向天边流去。

回答3:

烟花三月:就是代指春天。烟花:指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
“烟花”两字点染出柳如烟、花似锦的一派春光,那是一个浪漫而美丽的季节,万条垂下绿丝绦.一处处的杨柳烟,几番番的春雨洒,人间已被这浓浓的春意染醉.走过青青的河堤,遥望路途中春风得意.湿润眼眶的,是泪?还是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