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闭关锁国时期可不可以给中国老百姓出国?

2025-03-31 22:31:26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不可以,只能偷渡

回答2:

清代闭关锁国的最初目的是“不使片板出海以资海贼”,海贼指的是清初的沿海抗清力量,如郑成功、张煌言等人。为此除了禁止沿海渔民出海之外,还在沿海地区施行严厉的“迁界禁海”政策,强迫沿海岸二十里以内的居民搬迁至内陆,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在这段时期,迈入禁区一步的渔民面临的是杀身之祸,首级还会被高挂示众。
到了清代中后期,虽然已经没有禁海的必要,但是顽固的思维惯性仍然使得清政府坚持闭关锁国。对于偷渡出国的中国人都视为弃民。而且他们认为海外华人很大一部分都是抗清实力的遗存,让他们留在海外比在国内造反要好得多。
到了清末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占据巴西的葡萄牙殖民当局为了填补地广人稀的巴西殖民地需要大量人口,而葡萄牙是一个欧陆小国根本没有多少人口可以移民。于是他们看上了人口众多,且吃苦耐劳的中国。答应只要清政府允许开放移民,那么中国移民可以得到公民权,享受与当地人同样的待遇。但是愚昧的清政府拒绝了这一建议。
葡萄牙人转而与同样人口众多,但地狭人稠的日本谈判。正为国内人地矛盾苦恼不已的日本政府大喜过望,两国一拍即合。于是19世纪中,大批日本移民到达了南美。这一政策对如今的国际环境也造成了不小的影响。在巴西国内乃至整个南美,日裔血统的人超过数百万,成为了一股强大的力量。出现过秘鲁总统滕森这样的大人物。而相对而言,错过了大移民潮的中国人对于南美的影响力微弱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