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战国时期,已经出现了大量形象的陶塑作品,但由于当时制陶工艺的局限性,陶塑的个体大都很小,如战国的舞队俑,这些舞俑虽然异常生动有趣,整个舞队虽然表现出了惊人的艺术魅力,但毕竟每个小俑人仅有5厘米高,充其量只能作为案头的小陈设。
战国中后期,泥质灰陶大型器开始大量出现。它不仅标明当时制陶工艺的进步,而且为后来大型陶塑的出现,奠定了坚实雄厚的工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