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T贴片机的实际贴片速度和贴片机厂家给的理论贴片速度是有一定差别的。我们都明白贴片机和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受到SMT贴片机的贴片速度的影响,也是整个生产线产能的重要约束因素。那么,如何计算SMT贴片机实际贴片速度?以下这些因素是实际贴片速度要考虑的。
一、SMT贴片机的贴装周期
贴装周期作为贴装速度最基本的一个参数,它指的是从拾取元器件开始,通过检测、贴放到 PCB上再返回拾取元器件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在每进行一次这样的行程,就完成一次贴装操作, 即完成一个贴装周期。通常高速机贴装Chip元件的贴装周期在0.2 s以内,目前为止最高贴装周期为0. 06 - 0. 03 s;一般广泛使用机贴装QFP的贴装周期为1 ~2 s,贴装C
hip元件的贴装,周期为0.3 ~0. 6 s。
二、SMT贴片机的贴装率
贴装率是指1 h内贴装元器件的数量的多少,单位是c/h。贴装率是贴片机制造厂家在理想的条件下测算出的贴装速度。按理论上来说,速度的计算不算PCB装卸载时间,贴片间隔最近,并且只贴少量的元件(约150只片式元件),接着计算出贴装1只元件所花费的时间,以此推算1 h贴装数量。
三、SMT贴片生产线上的辅助时间
1、PCB装载/卸载时间,一般贴片机需要5 ~ 10 s。
2、大型(长方形)PCB上元器件间隔比较远,贴片时间将会延长。
3、换料时间的花费。
4、机器维修时间(天/周/月),品质好SMT贴片机的优势就体现在这里了,因为品质好的、不出现故障的SMT贴片机可以减少机器维修时间。
5、不可预见的停机时间。
SMT贴片机实际贴片速度要低于理论贴片速度,通常是理论贴片速度的65% -70% , 这是在选购贴片机或计算贴片机的生产能力时应该要考虑的问题。
拿秒表测!直接拿着秒表测一块板固定到下一块板固定之间的时间。减去设备上显示的传送时间就是贴片时间,在用这个时间除以板子上所贴点数,即可得到贴装速度,多少点一秒
测试SMT贴片速度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和细节的过程,以下是详细的测试方法:
一、测试准备
选择合适的测试材料:
使用与日常生产相同或类似的PCB板以及元件,以避免因物料差异导致的误差。
设定好环境条件:
确保实验室内的温度、湿度等外部因素稳定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到测试结果。
预热机器:
让SMT设备先空转一段时间,达到最佳状态,类似于跑步前的热身。
设置参数:
根据测试的具体项目调整相关设置,如拾取高度、放置压力等,并保存当前配置以便于复现实验。
记录初始数据:
在开始测试前,清零计数器并开启时间记录功能,以便准确计算整个贴片过程的耗时。
二、测试执行
执行操作:
按照平时的操作流程进行作业,但这次要特别注意观察每个环节的时间消耗情况。可以使用秒表或者专业的软件工具来辅助完成这项工作。
收集信息:
除了总时长外,还应关注单个元件的处理效率、换线速度等方面的表现。这些都是评估整体性能的关键指标。
三、数据分析
对比标准值:
将所得数据与厂家提供的理论极限或是行业内公认的参考数值做比较,看看是否存在明显差距。
寻找瓶颈点:
如果发现某些环节特别耗时,则可能是造成整体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这时就需要针对性地优化改进了。
四、测试注意事项
多次测试取平均值:
为了提高测试的准确性,建议进行多次测试并取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考虑实际生产情况:
在测试时,应尽可能模拟实际生产情况,包括使用多种类型的元件、不同尺寸的PCB板等。
定期重复测试:
即使初次测试表现良好,也应该定期重复上述步骤,以确保长期保持高水平的表现。毕竟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设备可能会出现磨损等问题影响其性能。
五、专业测试方法(针对设备制造商)
对于设备制造商而言,他们通常会采用更为严格的测试方法来评估SMT贴片机的速度性能。例如,使用IPC9850标准进行测试,该标准定义了详细的测试条件和计算方法。以下是一个简化的示例:
测试条件:
使用特制的PCB板,按照IPC9850要求尺寸制作。
使用群组吸料模式,一次性吸取多个元件。
在整个速度测试中不换吸嘴。
计算标准:
在连续的测试周期中,计算每个元件的平均贴装时间。
只考虑实际贴装时间,不包括抛料、吸取故障等异常时间。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试SMT贴片速度,并为后续的优化和改进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