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五老人员是指哪些人

2025-02-24 06:59:37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属于未成年教育范畴, 五老:“五老”志愿者指的是离退休老干部、老战士、老教授、老专家、老模范。 十大员工:计生服务员、劳动保障工作人员、文化协管员、安全员、综治协管员、残疾人协管员、教育协管员、食品安全协管员、燃气安全协管员、党建协理员等。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简称:中国关工委),于1990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关工委是以组织老同志,来进行关心、教育下一代的工作为目的的群众性工作组织,中国关工委主任由党中央任命,全国各省市县区及相关行政管理部门都设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工作组织105万个,人员1367万人。

关工委五老是指: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关工委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1990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关工委是一个以组织老同志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关工委主任由党中央任命,全国各省、市、县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工作组织105万个,人员1367万人。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活动上,将“五老”精神概括为忠诚奉献、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五老”是关工委的根基,因此,必须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把“五老”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关键环节,健全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治、威望、经验、时间和亲情五大优势。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扩展资料:“五老”精神意义:忠诚敬业。忠诚,即忠于祖国、忠于人民,贯穿于人们的道德感情和道德行为之中,其原意是真心诚意、尽心竭力,也就是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诚敬业是广大“五老”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关爱后代。关爱后代是“五老”精神的本质特征。关爱的核心是爱人,全省89万“五老”对青少年的关爱是社会主义大爱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传统“爱人精神”的时代升华。教育者最重要的不仅是传递文化,更需要唤醒心灵,更需要能够以朋友的身份走进青少年的情感世界。老同志不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而且对孩子们满怀深情和爱心,舐犊情深。务实创新。当今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又处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到处充满竞争,各个领域都面临机遇和挑战,不仅有经济的而且有文化的挑战,教育下一代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更要务实创新。无私奉献。广大“五老”退而不休,为了下一代不顾年高、不计报酬、不图回报的无私行动,是发自内心的自觉,不是依靠强制,更不是依靠物质刺激。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敬业奉献,这种奉献始终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行为和纯洁高尚的精神境界。

回答2:

关工委五老是指: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
关工委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于1990年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成立。
中国关工委是一个以组织老同志关心教育下一代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中国关工委主任由党中央任命,全国各省、市、县及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均设立了关工委组织,全国各级各类工作组织105万个,人员1367万人。
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活动上,将“五老”精神概括为忠诚奉献、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
“五老”是关工委的根基,因此,必须加强“五老”队伍建设,把“五老”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关工委建设的关键环节,健全基层关工委工作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政治、威望、经验、时间和亲情五大优势。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为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回答3:

五老人员指的是我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为我党做过贡献,如今尚健在的老同志。
他们分别是:
1、老地下党员;
2、老游击队员;
3、老交通员;
4、老接头户;
5、老苏区乡干部。
主流含义应该是下面五个:
1、老干部;
2、老战士;
3、老专家;
4、老教师;
5、老劳模。
扩展资料: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
一、提高残疾军人(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的残疾抚恤金、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在乡退伍红军老战士(含在乡西路军红军老战士、红军失散人员)的生活补助标准,调整后的标准见附件。
其中,烈属(含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的定期抚恤金不再区分城镇和农村,实行统一标准。
二、各地要按照《军人抚恤优待条例》规定,加大资金投入,大力提高在乡老复员军人的生活补助标准,切实保障其生活水平。中央财政在现行补助标准的基础上,每人每月增加100元。
三、各地要按照每人每月不低于450元、不高于十级残疾军人抚恤金标准的原则,调整带病回乡退伍军人生活补助标准,每人每月提高标准不低于40元。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山东、辽宁等9个省(直辖市),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180元;
对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等10个省,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270元;
对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360元;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补助标准调整为每人每月450元。
八、对建国前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农村老党员和未享受离退休待遇的城镇老党员调整生活补贴标准,每人每月提高40元,补助标准调整为:1937年7月6日前入党,达到每人每月620元;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月560元;
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党的,达到每人每月480元。已享受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的老党员,不执行上述补贴标准,仍按每人每月50元标准发给生活补贴。已对老党员实行定额补贴的地方,补贴标准低于上述标准的,按照补差原则发给补贴;
补贴标准高于上述标准的,仍按原补贴标准发给补贴。中央财政对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7省(直辖市),按上述补助标准的25%安排补助资金;对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按上述补助标准的50%安排补助资金。

回答4:

关工委五老具体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关于关工委五老的规定如下:
1、第十三条 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等独特优势,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队伍。
2、第十九条 组织联系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自愿参加、就地就近,发扬传统、改革创新,量力而行、主动作为。要关心“五老”的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五老”的积极性。
扩展资料
关工委五老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关工委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贵的“五老”精神。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
“五老”精神的提出,彰显了关工委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正确认识把握和认真践行“五老”精神,对于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答5:

关工委五老具体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根据《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条例》,关于关工委五老的规定如下:

1、第十三条 加强“五老”队伍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积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经验、威望、时空、亲情等独特优势,建设一支具有中国特色、素质较高、人数众多、覆盖面广的青少年教育工作队伍。

2、第十九条 组织联系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等“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坚持自愿参加、就地就近,发扬传统、改革创新,量力而行、主动作为。要关心“五老”的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引导好、发挥好、保护好“五老”的积极性。

扩展资料

关工委五老的精神力量

据了解,关工委在长期从事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可贵的“五老”精神。在2010年中国关工委成立20周年纪念表彰大会上将“五老”精神概括提炼为:忠诚敬业、关爱后代、务实创新、无私奉献。

“五老”精神的提出,彰显了关工委老同志崇高的精神风貌和关爱后代的责任担当,体现了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要求。正确认识把握和认真践行“五老”精神,对于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加强自身建设,推动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