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油是以江水所由之意,“由”通“油”,故名江油。
江油县政区最早始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设置的江油郡、县,“江油”郡、县名沿袭蜀汉政权于东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设置的“江由戍”,原址在今平武县南坝镇 。
南宋理宗宝祐六年(公元1258年),江油县治由平武南坝迁于今江油市大康镇旧县坝(雍村),元顺帝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复设置江油县于今武都镇。
据《蜀中名胜记》载:“是以江水所由之意”,“由”通“油”,故名。其后历经明、清两代,虽亦有兴废变革,江油县的设置一直延续了下来。建国后,江油县治于1951年5月迁中坝镇 。
195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江油、彰明两县同时撤销合并设立江彰县。1959年4月,江彰县更名为江油县。1988年2月,国务院批准撤销江油县,设立江油市,由四川省直辖,四川省批转由绵阳市代管。
扩展资料:
江油位于四川盆地北部、成渝经济区北端,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50平方公里。
5000多年前,“大水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自蜀汉设江油关(戍)以来,历经岁月沧桑,迄今已有1800多年建县(郡)史,1988年撤县设市。
唐代诗仙李白在这里出生并生活了24年,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和珍贵遗迹以及光耀古今的李白文化和诗歌情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为江油亲笔题写“李白故里”,被评为“中国诗歌之乡”。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市情简介
参考资料来源:中共江油市委江油市人民政府-江油、彰明两县的设置及其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