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
气候变化
P 1992年以来气候变化已成为热门话题。
P 地球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是:冷暖、干湿时期交替出现。
P 根据研究,气候存在着10~108年的不同时间的尺度变化。
P 引起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概括起来可分成自然的气候波动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两大类。
P 现代的研究认为,近百年来地球正在经历的,以变暖为特征的气候变化,这可以归因于人类活动过程中大量排放温室气体导致的温室效应。
P 温室效应是活跃的、影响气候的显著因素,但也是复杂多变的争论主题。
P 从理论上讲,控制人为原因引起的气候变化,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减少或限制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
P 大气中累积的人为CO2排放的80%来源于发达国家。
P 目前人口约占世界24%的发达国家消费着世界能源总量的70%,其CO2排放占到全球排放总量的60%以上。
P 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战略构想。
气候变暖
P 自1860年开始仪器观测以来,全球平均温度上升了0.6℃。
P CO2从1750年的280ppmv增加到2001年底的370ppmv,增加32%。
P 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20 cm。
P 这些变化幅度是过去3000年来平均值的10倍。
P 目前显示气候变暖有进一步加快的趋势。
P IPCC预测,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将在1990-2100年期间提高1.4-5.8℃,对应海平面将上升9-88cm。
P 尺度百万年以上的冰期与间冰期的全球平均温度也不过相差5~6℃。
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P 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P 气候的任何变化都会对自然生态系统以及社会经济系统产生影响。
P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尺度的和多层次的,既包括正面影响,也包括负面效应。
P 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更受关注,因为不利影响可能会危及人类社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
P 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并将继续产生明显影响。
P 气候变化将改变植被的组成、结构及生物量,使森林分布格局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
P 冰川、冻土和积雪可能因此减少。
P 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湖泊水位下降和面积萎缩的主要因素之一。
P 海平面升高将影响海岸带和海洋生态系统。
P 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因此增加。
P 目前,对气候变暖后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出现的变化了解甚少。
P 已有研究指出,与全球变暖关系密切的一些极端事件,如厄尔尼诺、干旱、洪水、热浪、雪崩和风暴、沙尘暴、森林火灾等,其发生频率和强度可能会增加,由这些极端事件引起的后果也会加剧。
P 全球变暖对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多是不利的。
P 气候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
P 农业可能是对气候变化反应最为敏感的部门之一。
P 气候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境,更是不可缺少的主要物质资源之一。
P 气候变暖将导致地表径流、旱涝灾害频率和一些地区的水质等发生变化,特别是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为突出。
P 对气候变化敏感的传染性疾病传播范围可能增加,危害人类健康。
P 气候变化将影响人类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