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分类经营的概念

2025-04-24 22:27:00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森林分类经营是根据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把森林中一部分生态区位的重要的林分划定为公益林,目的是以生态效益为主,再把一部分立地条件较好的林分,划定为商品林,其目的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对两种类型的林分分别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是森林分类经营。按森林提供的主导产品属性不同,建立“森林-林种-二级林种”三级分类系统。

<<森林法》第4条根据森林的用途和经营目的,将森林分为五种: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林业分类经营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根据社会对生态和经济的需求,按照对森林多功能和主导利用的不同,将森林划分为公益林和商品林两大类,分别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运营的一种新型的林业经营体制和发展模式。
森林分类经营的内涵
商品林经营内涵,商品林的经营追求的是充分发挥森林的经济功能和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
生态公益林经营内涵
生态公益型林是以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为主要任务,以改善生态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回答2:

分类经营的概念:

分类经营可理解为:慎重地区划森林资源,协调相关效益间的不同利用,减少其利用间的矛盾与冲突,达到各功能间的互补与优化。分类经营是一种手段。通过小空间森林的分类经营 ( 镶嵌分布 ) 实现大空间林业 ( 产业 ) 的优化组合。

分类经营涵义:

⑴分类经营是以林种 (forest category) 经营目标为依据的组织经营模式,便于目标管理。

⑵经营主体的分类。

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分类。

(4)经营制度、经营模式的分类。

3.国有林森林经营方案编制要点

答案要点:

⒈确定森林经营方针、原则及目标,确定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⒉森林经营利用设计 ⒊森林经营设计(包括“三表”的编制) ⒋木材加工综合利用设计 ⒌多种经营设计

⒍林业基建规划 ⒎林区辅助工程规划设计 ⒐生产建设经费概算 10. 财务分析与综合评价

回答3:

森林分类经营的概念:
森林分类经营是国家或森林经营者根据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以森林的经营目的为分类标准,将森林按不同的经营目的,进行分类和空间定位,并采用相应的科学、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实施经营管理,最大限度地取得经营效益的森林经营管理方法。
森林分类经营的意义:
1、森林分类经营是森林资源持续发展的保障。
2、森林分类经营能最大限度地解放林地生产力。
3、森林实行分类经营, 可以搞活林区经济。
4、森林分类经营, 可以增强经营活力。
5、森林分类经营可以促进集体林区森林的经营管理体制的转变, 有利发展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和科学经营。
6、森林分类经营为森林资源资产管理创造了条件。
7、森林分类经营可以为迅速发展林产工业创造条件。
8、森林分类经营可以充分利用某些树种生物学特性的优势, 缩短经营周期, 提高经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