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来说,帝王的女儿称为公主,格格的称呼则成为皇帝之女之外的其他皇室宗族成员和贵族之女的称呼。这个问题只在清朝出现,在此之前,从来没有公主这个称谓,,是由皇太极即位后,按照汉族制度,把大汗改为皇帝,格格改为公主,公主一直是汉族称谓,格格是满族专有的,不过由于满族的天下蒙古族也有贡献,所以对于一些蒙古的亲王的女儿,也可以称为格格。
在我们传统观念里,公主是皇帝的女儿,这是我们汉族的称呼,清朝的公主也有阶级之分,在皇太极时期,把皇后的公主称为“固伦,”其他妃子的女儿称为“和硕,”“和硕”是地方的意思,比“固伦”地位低,格格这个称呼一般是出现在非正式场合,可以称公主为格格。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最宠爱的蓝齐儿,平常宫人们都成为蓝齐格格也是对的,但在一些大场合,就比如要给蓝齐儿赐婚的诏书上就会写蓝齐公主,这是比较正式的场合。到了顺治年间,又把格格分配了等级,把比较尊贵的亲王的女儿封为“和硕格格,”还有等级较低的“多罗格格”“固山格格,”格格在满语里是小姐的意思,格格有时也可以称呼其他女性为格格,或是王爷府中地位低于嫡福晋,侧福晋的妾氏。
所以总结下来,“公主”和“格格”的区别有三个,一是出身不同,公主自古以来都是形容皇帝的女儿,格格用途广泛,不过也大多是要和皇家扯上关系的才用,二是地位不同,“公主”和“格格”的等级称号也可以看出一个女子处于什么地位,三是来源不同,公主是汉族称谓,最初出现在西周战国时期,格格是满族称号,满蒙专有的。
公主应该是咱们汉族的叫法。清王朝是满洲统治的呢,满洲里面的话相对于我们的公主来说,他们就是叫格格的啊,只是民族的叫法不同,地位是等同的。
据清朝史料记载,按照汉族的规矩,皇帝的女儿被称为“公主”。剧作家在电视连续剧中称皇帝的女儿为“公主”,对清朝的历史确实有着深刻的研究。其实,电视剧《还珠格格》中的小燕子和青儿叫格格也是对的。毕竟,她们不是皇帝的女儿,但她们至多是皇帝认可的干女儿。所以称他们为格格是合理的,但这可能与历史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