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溪过年习俗

要准确无误,确定时间。
2025-02-24 12:08: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江西贵溪人过年,和全国各民族一样欢天喜地,共享过年带来的喜庆。随着历史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以来,贵溪的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提高,过年也相应地注入了许多如春晚和放烟花等现代特色元素,但历史千锤百炼成的习俗还继承得相当的好。家乡有个挂榜山,我理解此山为孝山,因为此山确实牵挂住了成千上万在外工作的贵溪人,无论在海外还是在国内,一到过年他们就会想起父母想起家乡,这些游子都会千方百计地赶回家过年,与父母、家人团聚,共享天伦。
 
除夕 除夕前进行一次大扫除,打扫厅堂、卧室、厨房、猪牛栏,清理门前场地、阴沟,洗刷锅台、碗橱、碗盘杯盏碟,擦洗门板、家具,谓之“擦尘”。除夕日门外贴春联,厅堂贴年画,摆供桌,烧纸香,放鞭炮祭祖。晚饭后各房室灯火彻夜通明,曰“摘岁灯”。合家围坐火炉(南乡山区燃松明子)“守岁”,长辈给儿女分送“压岁钱”。子夜吃岁酒,菜肴颇为丰盛。临睡前再放鞭炮“封门”,“封门”后任何人不得随便出入。解放前穷人负债,除夕夜是这一年讨债的最后时机,故债主催逼甚急。负债人留妻儿在家,自己暂时躲避,谓之“做皇帝”(自我解嘲之意),封门之前才溜回家中,债主亦无可奈何。
 
春节 大年初一,燃鞭炮“开门”。洗漱后,全家大小邀集紧邻去“出行”,其实是去门外大路边放鞭炮,燃香纸,向四方作揖礼拜,预祝一年中去四方均大吉大利。初一一天荤菜不上桌,食青菜、豆腐、油豆腐、粉丝等素菜(此俗近年渐改,亦食荤)。早饭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同辈相见,互相拱手,恭喜发财。此后数天,民间娱乐活动不止。初二日始,亲友间携带礼品相互走访,称“拜年”,一般至元宵节前结束。但初三为拜孝年。

元宵 正月十五入夜,家家灯火通明,门前挂红灯笼,各房室及猪牛栏也点有灯火照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沿旧俗闹花灯,名目甚多,有狮子灯、龙灯、蚌壳灯、罗汉灯、畜族马灯、高跷灯、浮船(旱船)等。“城郭之内,颇尚奢华,元夕张灯……无不靡丽争胜……”(清同治版《贵溪县志》)。“文化大革命”期间破“四旧”,灯会绝迹,唯演样板戏及小节目。80年代以来,随着电视、录像等逐渐进入居民家庭,元宵花灯已罕见,城镇多以放焰火礼花表示喜庆。

随着现代化节凑的加快,当地的一些风俗也慢慢地淡化,不象过去那样隆重而热烈,连小孩子都没有我们小时候那样对过年的那种渴望与企盼了。过年临近,大人们的心情也随之复杂起来,家境不太好的人称之谓“年关”,过年就像过关一样难熬。但不管如何,过个欢乐祥和、平安和诣的年,是人人都想往的事情。虽然对过年的意识有些淡化,但我们贵溪这样的小城市过年就要比大城市过年的氛围来得的更浓郁些,情感来得更热烈些。

回答2:

在贵溪春节 大年初一,燃鞭炮“开门”。洗漱后,全家大小邀集紧邻去“出行”,其实是去门外大路边放鞭炮,燃香纸,向四方作揖礼拜,预祝一年中去四方均大吉大利。初一一天荤菜不上桌,食青菜、豆腐、油豆腐、粉丝等素菜(此俗近年渐改,亦食荤)。早饭后,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同辈相见,互相拱手,恭喜发财。此后数天,民间娱乐活动不止。初二日始,亲友间携带礼品相互走访,称“拜年”,一般至元宵节前结束。但初三为拜孝年。

回答3:

贵溪过年的习俗:廿间里要擦陈,三十夜间吃年饭发压岁钱,还要吃点心,最后打节短个爆竹关门困觉,(传统习惯一夜到天光都开灯).初一早间打老长个爆竹开门,就出去戏,现在都作兴戏麻将扑克喽,往年是戏爆竹.(传统习惯初一到元宵不等倒屑里,意思是倒了财气),现在不作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