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RTK技术

2025-03-29 01:48:37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RTK=Real - time kinematic,是实时动态差分技术的简称;RTK是一种利用GPS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实时动态相对定位的技术,RTK的工作原理是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回答2: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在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测站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不仅通过数据链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还要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同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历时不到一秒钟。流动站可处于静止状态,也可处于运动状态;可在固定点上先进行初始化后再进入动态作业,也可在动态条件下直接开机,并在动态环境下完成周模糊度的搜索求解。在整周末知数解固定后,即可进行每个历元的实时处理,只要能保持四颗以上卫星相位观测值的跟踪和必要的几何图形,则流动站可随时给出厘米级定位结果。 RTK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RTK定位时要求基准站接收机实时地把观测数据(伪距观测值,相位观测值)及已知数据传输给流动站接收机,数据量比较大,一般都要求9600的波特率,这在无线电上不难实现。

回答3:

RTK的中文全称是实时动态差分法,是建立在实时处理两个测站的载波相位基础上的种新的常用的GPS测量方法,与之前的GPS定位技术相比,采用了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方法,可以在野外实时得到厘米级定位精度。
RTK作业模式是通过基准站采集卫星数据后,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和站点坐标信息一起传送给流动站,而流动站通过对所采集到的卫星数据和接收到的数据链进行实时载波相位差分的处理,得出定位结果,可以消除无人机传统的GPS定位技术所带来的卫星钟误差、星历误差,并修正信号在电离层及对流层中传播的误差。
由此可见,RTK 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处理和数据传输方面,其中求解起始的整周模糊度、基准站与流动站间的数据传输及坐标转换参数的求解技术是核心重点所在。
根据实际应用显示,主要由GPS 接收设备、无线电通讯设备、电子手簿、蓄电池、基站和流动站天线及连线配套设备组成的RTK定位系统可以实时提供观测点的三维坐标,并达到厘米级的高精度。
与以前的静态、快速静态、动态测量都需要事后进行解算才能获得厘米级的精度相比,为工程放样、地形测图,各种控制测量带来了新曙光,极大地提高了外业作业效率。(俊鹰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