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收入的会计分录有些不懂的地方,请求专业人士点播下,多谢了!

2025-05-01 06:44:56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只要是卖货,那么就要有收入、有税,而且减少库存、增加成本。如果你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那么,实现销售的分录应该是这样的:
借:应收账款-甲
贷:主营业务收入-A产品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A产品
贷:库存商品、原材料
收到货款时,借: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贷:应收账款-甲
上述的分录没有记载你采购材料和库存商品的分录,如果你从采购业务开始记录,还应该增加:
借:库存商品、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乙
支付货款:借:应付账款-乙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
这里即使实际业务中,你是用银行存款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方式完成了采购和销售,也建议不要省略应收应付账款挂账的步骤,不要直接用银行存款代替了应收应付账款,减少这个过程,结果没有影响,但是,后期核算业务量的时候,会产生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一定记得多编制一张记账凭证,在往来中走一遍账,利于后期核算。
另外,对比上述的分录,我想你应该明白,问题出在那里。一笔完整的业务,分录的顺序是:采购-销售-结转成本-收款,少了一个就不是完整的。而且A公司卖出去一批货,得到10000元,那么会计分录是: 借:银行存款 10000 贷:原材料 10000,这笔分录是错误的。如果你销售,必然要有盈利,有利润就要交税,根据你所要缴纳的税种,材料应该是增值税,不过这里关于税率是有不同的征收标准的,不详细讨论它。单纯说这笔分录,首先没有体现你的收入,其次你没有记录货物增值所需要缴纳的税款,最后,你商品的成本没有正确的结转。没有利润的贸易,不是正常的。这个例子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和不符合常规业务的部分存在,如果没有合理的理由,是不能这样做的。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表中唯一可以体现收入的地方是所有者权益,这里面有一项是未分配利润,这个是根据利润表得出的,仔细参考填报方法就可以了。而且资产负债表是时点报表,利润表是时期报表,两个相结合才能得出一个立体的企业经营影像,单独看都是片面的判断。当然,用这两张表也是可以分析出企业的大部分情况的。但是这种数据加工时,重点在与其内含的标准是否符合普遍规律,有时候是需要更加深入的挖掘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的。

回答2:

【1】首先你举的两个例的分录都不完整。
一般情况下,确认收入的同时结转成本。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如果你的第一个分录是生产企业卖原材料,那么分录为:
借:现金/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借:其他业务成本
贷:原材料

也是要结转成本的。

【2】
银行存款=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
银行存款为资产;应交税金为负债;主营业务收入在利润表里,最终体现在所有者权益中的本年利润中。因为损益类科目期末都是要结转进本年利润的。

回答3:

第一题:如果A公司卖出去的是原材料而不是成品商品的话可以贷记原材料。因为这不是主营业务得到的收入,减少的是原材料而不是商品。但是感觉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比较正确
第二题:没有问题,就是这么记得啊。应交增值税后面加上(销项税额)。银行存款增加相当于资产增加啊,
望采纳,还有哪不懂可以追问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