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纹螺和海螺丝区别是什么?

2025-04-04 13:52: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先说织纹螺,俗称海丝螺,产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

织纹螺本身无毒,其致命的毒性是在摄取赤潮中有毒藻类后被毒化的。织纹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鱼毒素。 由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大量排入,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南海、东海、渤海和黄海均在不同的季节频繁发生赤潮。赤潮中大量繁殖的藻类有些能够产生毒素,织纹螺由于摄食有毒藻类或其他有毒物质(如河豚毒素等)而富集毒素。中毒病人主要成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再说山东人常吃的海瓜子,又叫海螺丝,学名钝拟蟹守螺,汇螺科的一种。贝壳呈塔形,长约2厘米左右,壳质稍薄坚实,螺层通常为8层,壳面为黄白色,壳底白色,壳口卵圆形,内面有细沟状,多栖息于潮间带中上潮区,退潮后在潮间带泥滩或泥沙滩上爬行生活,或隐蔽在石块旁阴潮处,平均栖息密度为4/平方米,分布于黄海沿岸,为河流入海口附近的咸淡水中最常见种类。渔民多退潮后赶海采捕。

钝拟蟹守螺有一头很尖就像锥子一样,所以人们把他叫做海锥儿。青岛人管它叫海瓜子,一般把它用水煮了,来了客人拿出来,就跟城里人吃瓜子一样,肉质非常鲜美,一般用大头针挑食;吃不出的,把海瓜子的尾巴别断,用嘴吸着吃。螺肉只有丁点大小,然而其鲜、嫩的口感,恐怕无别物能取代。

海瓜子和海丝螺在外形上差不多,很难看出两者的区别,但是从颜色上还是有点差别的,海瓜子的颜色偏黄,而海丝螺呈灰黑色,在购买的时候可以根据颜色区分海瓜子和海丝螺。

回答2:

织纹螺螺体的纹络是一条线,没有螺旋状,而海螺丝则是纹络盘旋在螺体上,织纹螺售价一般几块钱,而海螺丝则在20元左右。

织纹螺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有些地方还称作割香螺、小黄螺、甲锥螺。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织纹螺科。织纹螺的外形特征表现为尾部较尖,细长,长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厣约指甲盖大小。织纹螺是一种有毒生物,每年春夏季其毒性更大,食用后可引起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国家卫生部已明令禁止销售经营织纹螺。

外部特征

从外表看来,织纹螺形似圆锥体,大小与指甲盖相仿,盘旋8层,基部收缩。

织纹螺

它的尾部较尖,螺体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

相关毒性

织纹螺本身并没有毒性,它那致命的毒性是从生长环境中获得的。织纹螺有没有毒性取决于它所吃过的食物,正因为如此,赤潮被普遍认为是螺“中毒”的罪魁祸首。

贝类生物大多是吃了有毒的藻类植物,使毒素在体内富集,从而成为有毒的生物。织纹螺吃岩石上有毒藻类的时候,实际就是毒性逐渐聚集的过程。像塔玛亚历山大藻、盐多加藻这些附着在岩石上的微生藻类,恰恰是有毒藻类。

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赤潮是催生大面积有毒螺类的重要条件,不过这主要是基于发生有毒赤潮的前提之下。赤潮是大量浮游生物聚集所致,这个环境一旦成为有毒生物的聚集地,就有可能出现大面积有毒织纹螺。

海螺丝

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0.5厘米,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广东沿海。 海丝螺又称织纹螺、麦螺或白螺等,外形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左右、宽度约为0.5厘米,约指甲盖大小。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其含有的河豚毒素,食用后可产生头晕、呕吐、口唇及手指麻木等中毒症状,潜伏期最短5分钟,最长4小时。织纹螺中毒,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卫生部发布公告称,任何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采购、加工和销售海丝螺。广大群众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购买和食用海丝螺。误食后,如发生口唇麻木等类似神经系统中毒症状的,应当立即到医院就诊。

分布

属软体动物腹足类。产于沿海浅海海底,以山东、辽宁、河北居多,产期在5~8月。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10厘米左右,螺层6级,壳口内为杏红色,有珍珠光泽。螺肉丰腴细腻,味道鲜美,素有"盘中明珠"的美誉。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回答3:

  田螺泛指田螺科的软体动物,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前鳃亚纲田螺科。田螺在中国大部地区均有分布。田螺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产量少。可在夏、秋季节捕取。淡水中常见有中国圆田螺等。田螺雌雄异体。区别田螺雌、雄的方法主要是依据其右触角形态。雄田螺的右触角向右内弯曲(弯曲部分即雄性生殖器),此外,雌螺个体大而圆,雄螺小而长。田螺是一种卵胎生动物,其生殖方式独特,田螺的胚胎发育和仔螺发育均在母体内完成。从受精卵到仔螺的产生,大约需要在母体内孕育一年时间。田螺为分批产卵,每年三月~四月开始繁殖,在产出仔螺的同时,雌、雄亲螺交配受精,同时又在母体内孕育次年要生产的仔螺。一只母螺全年约产出一00~一50只仔螺。   海螺属软体动物腹足类。贝类主要分为五大纲,全世界有漆万多种,海生的种类可通称为海螺。   海螺贝壳边缘轮廓略呈四方形,大而坚厚,壳高达一0厘米左右,螺层陆级。它富含蛋白蛋、维生素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钙质的天然动物性保健食品。 区别: 田螺:淡水中常见,体型小。功用主治:清热利水、除湿解毒。用于热结小便不通、黄疸、脚气、水肿、消渴、痔疮、便血、目赤肿痛、疔疮肿毒。 海螺:海生,体型大而坚厚。食用价值:螺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蛋白质、铁和钙等营养元素,对目赤、黄疸、脚气、痔疮等疾病有食疗作用

回答4:

没有区别。
织纹螺就是海螺丝,两者没有任何区别,海螺丝就是它的一种俗称。
织纹螺,俗称海丝螺、海狮螺、麦螺或白螺等,尾部较尖、细长,长度约为1厘米,宽度约为5毫米。
织纹螺多产于浙江和福建的沿海地带,营养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