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的是“完全相反”的成语有大同小异、东张西望、南辕北辙 、 里应外合、前因后果 。
1.大同小异
读音:[dà tóng xiǎo yì]
释义: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出处:《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造句:他前后几场演讲的内容大同小异,听来乏味。
2.东张西望
读音:[dōng zhāng xī wàng]
释义:形容这里那里地到处看。
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三巧儿只为信了卖卦先生之语,一心只想丈夫回来,从此时常走向前楼,在帘内东张西望。”
造句:老师教育我们上课时要专心听讲,不能东张西望。
3.南辕北辙
读音:[nán yuán běi zhé]
释义: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出处:《战国策·魏策四》:“犹至楚而北行也。”
造句: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4.里应外合
读音:[lǐ yìng wài hé]
释义: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出处:元·杨梓《豫让吞炭》第三折:“反被韩,魏同谋,里应外合,决水淹我军,甲士溃乱,死者山积。”
造句:要攻破他们的毒窟,得里应外合,才有可能将所有毒枭一网打尽。
5.前因后果
读音:[qián yīn hòu guǒ]
释义: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造句:这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他并不了解,如果让他讲,只能是徒乱人意。
北辙南辕[ běi zhé nán yuán ]想往南却驾车向北行驶。 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
南辕北辙[ nán yuán běi zhé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
弃明投暗[ qì míng tóu àn ]指抛弃光明的、正确的,投向黑暗的、错误的道路。
明珠暗投[ míng zhū àn tóu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判若水火[ pàn ruò shuǐ huǒ ]判:区别。比喻两者显然相反,互不相容。
敲冰索火[ qiāo bīng suǒ huǒ ]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一定不会成功。
水火不容[ shuǐ huǒ bù róng ]容:容纳。水和火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东西,根本不相容。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前倨后恭[ qián jù hòu gōng ]倨:傲慢;恭:恭敬。 以前傲慢,后来恭敬。形容对人的态度改变。
上窜下跳[ shàng cuàn xià tiào ]比喻四处奔走,多方串连,策划活动。
北辕适楚[ běi yuán shì chǔ ]北辕:车子向北行驶;适:到。 楚在南方,赶着车往南走。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
背道而驰[ bèi dào ér chí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 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戴盆望天[ dài pén wàng tiān ]头上顶着盆子看天。比喻行为和目的相反,愿望不可能达到。